中國研究:西沙群島海鳥驟減與暖化和人類活動有關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中國研究:西沙群島海鳥驟減與暖化和人類活動有關

2016年12月21日
摘錄自2016年12月21日中新社合肥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合肥工業大學今(21)日發佈該校科研人員對近1000年西沙群島海鳥數量記錄等研究,證實海鳥生態快速衰退與全球暖化和人類活動有直接關係。

該校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徐利強博士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員合作,從2008年開始以南海西沙群島的海鳥生物沉積層為研究目標開展研究。西沙群島曾是中國著名的鳥島,但考察發現海鳥目前在絕大多數島嶼上已近乎絕跡。

研究人員結合採集海鳥生物遺跡、運用地質年代學、生態學和第四紀地質學的研究方法,重建晚全新世至今近千年的海鳥數量記錄。研究結果表明,在氣候相對涼爽的小冰期(1400-1850年),海鳥種群數量相對較多,而近150年來海鳥生態快速衰退。

徐利強博士介紹,較為寒冷的氣候可以加速海底營養物質參與生物地球化學迴圈,從而為鳥類的繁衍生息提供更為充分的養分和食物。而海鳥的數量減少除了全球暖化,棲息地破壞、過度捕撈以及海洋環境污染等人類活動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