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亂象持續 台南出現南美洲珍珠魟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放生亂象持續 台南出現南美洲珍珠魟

2017年02月07日
摘錄自2017年2月6日自由時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台南六甲赤山巖埤外來魚種問題嚴重,竟然出現南美洲亞馬遜河珍珠魟,嚇了研究人員一跳。

六甲區公所委託真理大學環境教育暨生態保育研究推廣中心進行赤山龍湖巖(巖埤)環境生態調查出爐,發現水質優養化問題嚴重,加上水體沒有流動,一旦氣溫過高或急遽降溫,可能是導致之前曾發生魚類大量死亡的原因。

另外,赤山龍湖巖是佛教聖地,昔日信眾放生的魚種族群量增加也會增加水體優養化的情況,而且外來魚種過多,根據真理大學調查,在巖埤發現水生生物有魚、蝦、螺貝、龜計17種,其中外來種就有9種,包括珍珠魟、爪哇鲃、野翼甲鯰(琵琶鼠)、吳郭魚、斑駁尖塘鱧(筍殼魚)、大頭鰱、線鱧(泰國鱧)、福壽螺和紅耳龜(巴西龜)。最令研究人員驚訝的是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珍珠魟竟然也出現在巖埤。

六甲區長蔡秀琴說,感謝內政部營建署、台南市農業局和真理大學的支持,推動六甲濕地保育計劃調查六甲埤塘的豐富多元生態,讓六甲人和遊客一起來愛護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地景,尤其民眾不要再進行放生的行為,可以把這些力量轉化到更多需要幫助的野生動物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