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轉型借鏡德國經驗 學者:制度更重於技術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能源轉型借鏡德國經驗 學者:制度更重於技術

2017年03月24日
本報2017年3月24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能源轉型不能只仰賴綠能科技,而是需要從制度面提出新的治理架構,凝聚一份永續社會契約。」24日上午,台灣風險社會論壇提出建言,面對行政院前日才公布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台大國發所所長周桂田認為,除了建置綠能設備,也要重視節能,而且,除了技術、科技的追求,治理制度、各界價值觀的共識,才更是能源轉型的關鍵。

2017-03-24_12-43-20

台灣風險社會論壇對能源轉型提出建言。賴品瑀攝影

將能源轉型視為台灣未來5到10年間最重要的議題,台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提出「許台灣一個新發展願景」報告,中心執行長張國暉強調,不只要改變能源系統,同時也要改變社會結構。

張國暉解釋,現今的社會技術政體是奠基在化石燃料之上,「燃燒化石燃料」這個動作不僅是供給能源,而是同時支撐了經濟、政治、社會等各個系統。

「要全盤的轉型才可能成功。」台大社科院院長蘇國賢認為,台灣過去是快速成長,但現在社會結構已逐漸停滯穩定,成長已經不是首要目標,正在面臨著調整價值觀的問題。不只能源,蘇國賢也舉目前爭論中的一例一休、同性婚姻、國家定位、環境保護等議題,背後都是價值觀的問題。

「不只降2度C,碳中和也是可能做到。」張國暉介紹德國全球變遷諮詢委員會(WBGU)所提出的2010至2050年的去碳願景與路徑,德國的目標是2050年去碳化,中間將經過2010~2020無悔政策推行期、20200~2030全力衝刺期、20300~2040多重突破期、20400~2050檢討與修正期,四個轉型階段。

包括了2025年太陽光電為2015年10倍、風力發電為6倍。2050年太陽能與風力佔比達到近70%、2030年淘汰煤炭、2035年全球核電除役全球年均用電成長率1%,已開發國家應負成長、2030年零耗能建築、2030年新增運具不得為燃油車輛。

WBGU提出的目標較台灣目前提出的更積極與具體,張國暉指出,相較之下,台灣在不少項目上,仍有積極度不足、欠缺長期目標的問題。尤其在政策工具上,包括對化石燃料補貼、碳定價、躉購制度、財政工具等面向上,都還沒有提出具體完整的打算,是能源轉型所需面對的鴻溝。

張國暉提醒,若忽視化石燃料補貼與能源稅的重要性,將導致外部成本無法內部化。而能源政策如果民眾參與不足,政策推動時就會缺乏足夠社會支持。因此需要串連台灣現有蓬勃發展的公民社會與小型再生能源業者等變革行動者。

德國經驗:民眾參與甚至獲利  認同度就會提供

德國在台協會副處長 Sabrina Schmidt-Koschella(施碧娜)分享德國能源轉型推動過程。施碧娜表示,目前德國大眾對綠能的認同度相當高,例如超過九成認同「發展再生能源是重要的」,對於「再生能源提供更多市民參與機會」、「另付再生能源附加費用沒有問題」也都有六成左右的認同。

這麼高的大眾認同度從何而來?施碧娜從數據上分析,顯示一旦民眾具有相關再生能源的經驗、甚至曾經參與投資獲利,接受度與認同度都會提升。民眾可以藉由自行發電、入股綠電公司等方式參與,而且,德國的銀行對於綠電發展的投資也相當友善,讓民眾更容易參與其中。

至於德國要如何達成2020年以前減碳10%的目標,施碧娜以交通運輸為例,提出建立更多繁雜的電動車充電站如在家、路上、工作場所與購物中心、研議更多友善氣候的貨運方法、增加鐵路的基礎建設、廣建當地的大眾交通運輸、推廣與支持騎乘自行車與行人步行、汽車共乘等政策。不過施碧娜也坦言,包括德國民眾一向對該國大馬力的汽車自豪、接受中東難民等因素,都讓德國面臨更大的挑戰。

德國在廢核、推動綠能後電價提高,幾乎是台灣電價的3倍,也讓國內對綠能有所疑慮。施碧娜解釋,雖然初期建置綠能裝置得花一大筆錢,但也以銀行貸款方便、日後可以回本來解決;再者,政府也協助改善節能,這樣即便每度電費漲了,民眾收到的電費總價卻不見得有增加太多;而且德國有多元電廠競爭,不同台灣是一家獨大,民眾可以選擇購買最有利的電力。至於弱勢族群方面,則有社會安全網照顧,因此電價提高對人民的影響並不大。

「台灣的電價雖然便宜,卻處處浪費。」施碧娜如此直言,面對台灣的產業界屢屢反對漲電價,不願增加成本等主張,施碧娜表示,德國政府取消了對電價的補貼,反而開徵能源稅,促使了產業的升級與改良,現在綠能反而成為這些產業的賣點之一。

參考資料

  • 《THE WORKING PAPER OF RSPRC 2017》許一個台灣的新發展願景:從能源轉型啟動社會轉型。電子檔全文下載 https://goo.gl/kW1BQV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