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衛報16日發表與財經媒體大亨彭博的專訪。這位菸業、糖業公敵在任職紐約市長期間試圖推動禁售大杯可樂和其他含糖飲料,雖然最後以失敗告終,但彭博認為目的已經達到了。
彭博去年被指派為世界衛生組織的非傳染性疾病全球大使,這位身價475億美元、全球排名第八的首富,正將他的哲學和現金分享給全球40個城市。
國家和政府收稅,但真正的改變發生在市政府。50%人口居住在城市,接下來10年將增加到70%。
這個500萬美元慈善基金將用在推廣減少含糖飲料消費、空氣污染、提倡運動和禁菸等10個健康議題。接受彭博經費的城市包括澳洲墨爾本、哥倫比亞麥德林、迦納首都阿克拉等地。
「我認為如果法院沒有阻止我們,這個議題可能會難產。沒有人會知道這件事情。後來報紙不斷報導這件事,人們開始想,天啊,全糖飲料可能真的不太健康。」彭博說,「結果全世界的全糖飲料消費開始急遽減少。如果當初過了法院那關,效果可能沒那麼顯著。」
英國衛報報導,彭博在擔任紐約市長期間推行許多公衛措施,包括2003年酒吧和餐廳禁菸。後來更透過彭博慈善基金會資助墨西哥和賓州糖稅,以及全世界的禁菸推廣活動。

彭博透過全球財金服務累積資產,曾經多次加入過民主黨、共和黨和無黨籍。他說糖和菸的戰爭,也就是彭博基金會的主戰場,正在逐漸取得絕對優勢。
「在全世界許多地方,尤其是禁菸,成效非常卓越。在歐洲,沒有人會想到有一天愛爾蘭酒吧或義大利餐廳會禁菸,但是禁菸推廣真的有用,在西歐、北美、南美甚至中國都減少了菸品消費。但是窮人們仍然在抽煙,損害自己的健康,使他們死得早。我們有責任讓戰爭繼續下去。糖的進度慢了點,但還是有用。」彭博說。
彭博的關注範圍比非傳染性疾病更廣,包括空氣污染、交通事故、吸煙、喝酒和不良飲食。貧窮國家的城市可能認為他們有太多其他更緊急的問題要解決,但是彭博認為,貧窮、健康不佳和缺乏教育之間是相關的。
「如果人們不瞭解背後的健康危害,推廣活動就比較難得到支持。這是要面對的挑戰。推廣順利的城市通常市民已經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彭博說。
加入彭博「健康城市合作計畫」的城市可以選擇減少含糖飲量消費、立法禁菸或禁播菸廣告、食物減鹽、使用乾淨能源、鼓勵騎自行車和走路、減速、增加安全帶和安全帽使用、減少酒駕或進行生活型態潛在危險調查。
南非開普敦是頭幾個承諾減少含糖飲料消費的城市。開普敦市長德莉(Patricia de Lille)表示,在開普敦,肥胖導致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眾多。「糖尿病是無聲的殺手。」德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