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好垃圾 遇見「有禮貌的熊」 美加人熊衝突戰略轉彎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收好垃圾 遇見「有禮貌的熊」 美加人熊衝突戰略轉彎

2017年10月09日
本報2017年10月10日,綜合外電報導,范震華編譯;賴慧玲審校

上月英國社群媒體《UNILAD》刊登了一則影片,片中一名加拿大男子發現自家庭院有三隻熊闖入,在男子「勸說」牠們後,三隻熊默默離去。這段影片刊出後,有網友在底下留言讚揚男子有禮貌,也讚揚「有禮貌的熊」。

看似理想的結局其實得來不易,長期存在人熊共處難題的美、加地區,曾以捕捉、遠距野放為解決衝突的手段,近年卻慢慢轉變,例如加拿大就修正了異地野放的政策,也宣告要在下一季終結灰熊狩獵。

出現在道路旁的黑熊。圖片來源:davebloggs007(CC BY 2.0)

出現在道路旁的黑熊。圖片攝於加拿大艾伯塔省。圖片來源:davebloggs007 (CC BY 2.0)

通報案例增 人熊衝突升溫

人熊衝突在北美洲是不容忽視的課題,加拿大卑詩省近期資料顯示,比起往年,人熊衝突事件明顯增加,針對衝突事件的討論度也逐漸升溫。

加拿大卑詩省自然保護局(B.C. Conservation Officer Services)副局長克里斯.竇爾(Chris Doyle)表示,今年與黑熊有關的通報電話幾乎是去年的兩倍。從4月至8月,通報後轉介處理的人熊衝突案件已有8900件,比去年同期高出4000件。

竇爾表示,理論上許多衝突是可以預防的,衝突發生通常是因為黑熊逐漸習慣了人類的環境和食物。至於今年衝突升溫的主因是春季特別濕冷,使得熊的天然食物熟成緩慢。飢餓的熊只好擴大範圍搜尋食物,因而增加人熊衝突的機會。

加拿大修正政策 不再將異地野放手段列為優先

過往人獸衝突發生時,有關單位常會以捕捉、遷移或遠距離野放熊隻的方式來降低人熊互動的機率。但在一年前,加拿大環境部修正政策,不再將異地野放作為優先手段,卑詩省政府也隨中央政策調整了野生動物的管理方式。竇爾表示,現在保育官員只在特定情況下進行異地野放。2017年4月起至8月,卑詩省自然保護局僅執行過兩件異地野放黑熊的案例。

「異地野放並不會讓人獸衝突有個善終。一般來說,野放後的熊會試圖回到原本棲息的地區,或甚至無法在新的棲地存活。因此,我們不太使用這個方法。」竇爾補充。取而代之的方法包括採用噴霧、橡膠子彈、電擊和臭味劑等方式,讓野生動物對人類產生厭惡感或產生負面聯結,進而迴避。

觀光收益高出12倍 加國大熊雨林擬禁止獵熊

而針對棲息地較遠離人類活動範圍的灰熊,近年較常產生的矛盾是獵捕問題。

灰熊(Grizzly Bear)。圖片來源:Stephanie Lange (CC BY 2.0)。

灰熊(Grizzly Bear)。圖片來源:Stephanie Lange (CC BY 2.0)

加拿大卑詩省新政府在8月宣布,本季之後將不再開放戰利品狩獵(trophy hunt)。雖然政府仍允許獵捕灰熊(Grizzly Bear,棕熊亞種)作為肉類食物來源,但將在西北海岸的大熊雨林(The Great Bear Rainforest)全面禁止各類獵熊活動。

該省每年大約有250頭灰熊因作為肉食來源或是休閒活動而被捕殺。民調顯示約有90%的民眾反對戰利品狩獵,因而在大選時,執政黨即承諾會終結灰熊狩獵,以回應廣大民意。

這項終結狩獵的政策也受到當地旅遊業的稱讚。2014年時,總部設於美國華盛頓的負責任旅遊中心(the Center for Responsible Travel)曾公布一項經濟分析,指出大熊雨林的觀光收益是獵捕和販售熊隻產值的12倍。

熊家庭闖入美民宅 如何處置引發高度討論

美國新罕布夏州(New Hampshire)小鎮漢諾瓦(Hanover)5月也發生兩隻小熊闖入民宅的事件,也引起當地社區重新思考「要付出多少代價與熊和平共存」。

闖入民宅事件發生後,小熊一家遭異地野放。在過去幾個月,這個熊家族顯得過於習慣人類的生活環境,州政府官員曾多次阻止熊媽媽進城逛大街;4月時,兩隻相當於青少年的周歲小熊,被發現在一戶民宅外探頭探腦,還拆掉了廚房入口的紗門。一個月後,兩隻小熊真的闖入一間民宅,當時屋內有七名幼童。

黑熊。圖片來源:wplynn。

在人類住家周遭遊蕩的黑熊。圖片攝於加拿大卑詩省惠斯勒。圖片來源:wplynn (CC BY-ND 2.0)

當時主管單位新罕布夏州漁獵委員會認為,最好的處理方法是將闖入民宅的小熊安樂死。消息一出,上萬通從州內、州外打來的電話湧入,迫使州長蘇努努(Sununu)出面介入,推動異地野放來取代安樂死。

然而,異地野放真的有效嗎?新罕布夏大學野生動物生態學教授兼自然資源系系主任皮特.柏金斯(Pete Pekins)從2000年開始進行了許多與熊相關的研究,他表示,「熊隻異地野放前,我們在熊身上裝上無線電項圈,了解牠們存活的狀況以及最後落腳的地方。結果令人意外——但其實也在意料之中——發現60%的成熊會回到最初被捕捉的地點。」

柏金斯解釋:「異地野放可以暫時解決當地的問題,但是除非能解決熊的食物問題,不然同樣的狀況還是會再次發生。」

藉由民眾教育 與熊和平共存不無可能

柏金斯和當地非營利組織新罕布夏森林保護公會(The Society for the Protection of New Hampshire Forests)教育部主任戴夫.安德森(Dave Anderson)在人熊關係議題上抱持同樣態度——當人和熊共享同一地域時,人類應負起責任。要阻止動物接近,除了把垃圾桶收回屋內,也可以設置通電圍籬(特別是在豢養禽畜的區域週遭),或使用橡皮子彈、煙火等非致命的方法,慢慢「訓練」熊隻不再返回人類活動區域。 

柏金斯表示,有些城市以頒布野生動物條例的方式,推行「更前瞻」的作法。「這些法令的重點是教育市民如何妥善處理垃圾,以減少人熊衝突的可能性。我們訪查了這些城市的居民,驚訝地發現他們不但大力支持這些法令,並對效果深具信心。資料顯示,林肯城(Lincoln)有高達90%的居民遵守了這些法令,比起任何社區的垃圾回收率都來得高。光是居民依法好好處理垃圾,就讓當地人熊衝突的機率驟減超過50%。然而另一方面,商業場所卻只有30%的遵守率。要再次聲明的是,沒有熊到不了的地方,除非人類出面阻止。因此,這些公司還是得投入金錢成本以預防熊闖入。」

安德森也認為教育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藉由教育人類,與熊共存是有可能實現的,而且這種中間路線也是最有希望的方法。極端的方式問題重重:異地野放後的熊還是可能會回到原地製造麻煩;若是致熊於死地,則會引起排山倒海的輿論壓力。所以與熊共存的中庸之道,應該像是林肯城或柏林的作法,如此一來,居民就可以開始欣賞這些城市裡的熊夥伴。」

參考資料

※ 人與野生動物主題報導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作者

賴慧玲

環境圈的雜食動物,練習當好一名研究者、記者和翻譯。

范震華

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畢業,持續以文字力量參與環境保育議題。文稿與照片曾發表於國家公園季刊、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路版、破報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