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資外資競爭彰化27、28離岸風場 環評初審過關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台資外資競爭彰化27、28離岸風場 環評初審過關

2017年10月17日
本報2017年10月17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環署17日一連進行兩場離岸風機環評初審,特別的是,兩場的預定地都是彰化外海的27、28號風場,總計有5案以併案審查。上午的「海峽離岸」有27、28風場兩案,都是由彰化在地產業力麗集團台汽電公司共同發起;下午場的西島、彰芳、福芳3案,則因為皆為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風力投資,且位置相鄰而併案審查。

2728

17日環署審查兩離岸風機環評案,土洋兩業者同樣看上了彰化外海27、28號風場。取自簡報資料。

上午的海峽兩案,業者提出主動為白海豚、鳥類飛行廊道退縮風場,甚至以一旦監測到石首魚求偶的聲音、海面上出現有魚屍就停工等承諾後,環署專案小組審查建議通過。而下午CIP的三個風場,同樣也提出退縮風場與留下廊道,也同樣過關了。

海峽案強調將以在地本土業者產業鏈應戰,與國內學者合作開發最適合台灣物種的減噪工法;CIP曾挾帶了豐富的歐洲經驗,強調理解政府希望風機技術在地化,而他們曾在世界各地協助催生。

由於經濟部的場址申請要點,規定同一場址若有兩個以上的業者申請,先通過環評者將有優先權,且將以公告日期為準,因此環署將兩場排在同一天的上下午以免爭議。若是環評大會都確認通過,兩案還需在能源局的徵選中競爭。

27、28號風場航道內 違政策環評原則還是得審

「我們也已在政策環評表態『先遠後近』,但是也只能被動處理。」擔任會議主席的副署長詹順貴如此表示,27、28兩風場位在航道內,並不符合先開發航道外風場的原則。離岸只有約14公里,雖然在劃設時已經避漁港、濕地、保護礁區、漁業資源保育區、重要鳥類棲地、中華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禁限建區域等限制區,不過對鳥類、魚類與鯨豚可能造成的影響,依然引來多位環團人士前往關心。

丹能

為求過關,業者紛紛主動退縮風場,避開白海豚棲地與航道範圍。取自簡報資料。

上午的海峽案提出將避開航道,讓兩個風場的最大縮減為原面積的61%、46%,並將留給鳥類3公里東西向的飛行廊道;CIP也提出彰芳、福芳兩風場向東退縮1到4公里、西島因白海豚向西退,因此距離3公里,離岸距離有9到12.5公里,三風場的縮減面積約達50%上下。不過,環團仍擔憂離白海豚太近,彰化環盟理事長施月英指出,尤其是「西島」實在離岸太近,不應該開發。環委李公哲也質疑減噪工法是否能確實不造成鯨豚的行為改變,而非僅是不影響聽力。

媽祖魚保育聯盟粘雨馨更擔憂,目前缺少低頻噪音對底棲魚類影響的評估與對策,但例如石首魚,這就是白海豚的食物。海峽承諾一旦監測到石首魚求偶的聲音、海面上出現有魚屍就停工等承諾。海洋生物學者邵廣昭團隊證實,已有豐富的水下錄音資料庫可供比對,不過,在工程中如何實際執行、未來如何監督環評承諾,一度遭到質疑。

但兩案業者均坦言,降噪方式還需繼續研究,海峽案表示,將與成功大學繼續合作。CIP則表示,在歐洲已有研究成果,但仍須來台灣進行驗證。

兩業者也提出鳥類衝擊對策,包括改採大型風機、風場之間留下飛行航道等承諾。海峽將留下東西向廊道,CIP更表示已協調鄰近的29號風場的中能,在東西、南北向都留通道。不過,也遭環評委員質疑,所留的廊道是否真符合鳥類的路徑。「調查清楚再劃設廊道才有意義」,詹順貴指出。

海峽案業者承諾再調查鳥類東西遷徙,CIP也同樣承諾將做更多的調查,小組更要求經濟部能源局,要檢討協調業者分區設置觀測塔及觀測資訊分享,也顯示未來鳥類飛行航道,有可能更全面的重新規劃。

雖然兩案的電纜都會走先前已經定案的「共同廊道」上路,不過施月英指出,海纜的長度、產生的電磁波疑慮,都顯然應該進行環評,但是目前卻只談上岸後的影響。文化資產專家,環委劉益昌也擔憂,海纜上岸的潮間帶,極可能有許多沉船等水下文資,要求業者承諾調查與提出對策。

業者求過關「承諾」滿天飛 將以監督小組、追加共通性規範

除了重申要求能源局對於漁業以外的公共利益提出後續溝通及補償機制,也要求能源局要處理分區觀測塔與第三方監測與觀測機制。

此外,也要求能源局與漁業署盡快討論出風場內對漁業行為的規範,例如船隻進入、漁法與可能面臨的風險與對策。

這些離岸風機案,業者在年底期限將至前,紛紛競相加碼提出大同小異的承諾,小組除了要求業者提出具體作法來落實這些承諾,也要求業者設立監督小組,至少15人的監督小組,必須由1/3以上的專家學者、1/3民間代表參與,用來監督生態保育、環境監測的執行。

詹順貴表示,這些業者越到後面越是競相加碼,未來打算回頭對前面已經通過的案子在共通性的部分再做一些追加。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