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特生中心 「野生物遺傳鑑定實驗室」替野生動物產製品說出苦情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隱身特生中心 「野生物遺傳鑑定實驗室」替野生動物產製品說出苦情

2018年01月17日
本報2018年1月17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整理報導

你以為吃的是豬肉餅,但真的是豬肉做成的嗎?來路不明的藥酒裡面,泡的是甚麼動物?為確保野生動物不淪為犯罪受害者,隸屬於在特生中心的「野生物遺傳鑑定實驗室」,逾十年來默默支援各項檢體查驗,送來檢測的樣品,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從外觀難以判定是何物種;而從各單位送來的檢體,繁雜及不可思議程度,有如進入奇幻世界。

成立於1992年的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除了民眾熟知的各類野生動植物資源的調查工作外,也進行台灣野生物族群親緣之探討與物種分類研究,並協助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進行各類傷病野生動物性別鑑定與遺傳標示工作。

特生中心解釋,由於野生動物被屠宰加工後,就很難從外觀形態辨識、鑑定物種。這時候,解決問題非靠實驗室進行「核酸序列」比對不可;也就是透過科學鑑定,讓犯罪行為無所遁形。同時,積極協助保育機關進行物種及產製品的分子遺傳鑑定工作,為野生動物保育效力。

過去11年,實驗室協助過的單位不勝枚舉,各單位送來的檢體包羅萬象,包括血液、燒烤後的肉或骨、鳥蛋、動物胚胎、肉餅、工藝品、保健膠囊與藥酒等。

由查獲的野生動物鑑定樣本共912件;其中藍頂亞馬遜鸚鵡鳥蛋檢出次數119件,居榜首;其次為紅鹿64件、山羌46件;托哥巨嘴鳥、灰面鵟鷹、台灣長鬃山羊、紅尾伯勞,與台灣水鹿等,也在名單內。這些成效有助於野生動物保育及盜獵案件查緝。


特生中心野生物鑑定實驗室常須面對不同的檢體,抽絲剝繭找出源頭。攝影:蔡奇立

特生中心這11年協助各單位鑑定的過程中,也曾遭遇各種意想不到的案例,例如業者從對岸引進綿羊胎或山羊胎冒充鹿胎,在觀光景點賣給對岸來的觀光客;餐廳非法販賣的馬來熊熊掌與去鱗、肢解一半的穿山甲,讓人不忍卒睹。另雲林沿海一帶販賣疑似海豚肉肉餅,經檢出是豎琴海豹的肉塊;而由防檢局查獲各式各樣不同種類的鸚鵡蛋,種類及數量之龐大,也令研究人員嘆為觀止。

「我們深知野生動物鑑定工作是相當具有挑戰性、且意義深遠的工作。」特生中心動物組長鄭錫奇表示,台灣針對非法利用野生動物的查緝工作方興未艾,需相關單位配合;未來將持續協助各單位進行物種或組織的鑑定工作,為維護國內生物多樣性保育盡一份心力。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