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共用一條河 別讓牠們的回家路撞牆 | 環境資訊中心
從河說起

我們共用一條河 別讓牠們的回家路撞牆

2018年04月25日
文: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畫面中這些魚,感應了春天的呼喚,想要回到更適合生活的河段結婚生子。但隨著雨季被沖下來的牠們,往往被阻攔在人們的攔砂壩或取水堰之下,回不了家。

我們因為取水或穩定河道的需要,有時難免會改變河流原本的樣子。但築出階梯狀截水的橫向構造,除了形成跳高的障礙,在枯水期也常造成伏流。也就是所剩不多的溪水,會沿著階梯抬高後還不密實的河床孔隙往下滲,順著被埋在下面的原本河床坡度往低處流,回到原本的高度,才流成地表看得到摸得著的溪水。對水中生物來說,等於得像特種部隊在乾熱滾燙的砂石上爬行,才能移動到上一段有水的地方,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伏流也可能重創河海洄游魚蝦的數量。對這些從海洋洄游上來繁殖的小魚,雖然已經利用早先豐水期抵達溪流裡的家,但產卵孵化後的寶寶需要往下漂流到河口或近海成長準備「轉大人」,很難想像牠們在中間就擱淺的悲慘命運。


階梯狀的工程在枯水期成為洄游生物的阻礙。圖片來源:人禾

工程師的智慧,讓人們有水可取用,可以安穩居住在河邊。現在我們既然發現到這些衝擊,對於同樣共用河溪的其他生物鄰居,就要拜託工程師們幫忙再設計出大家都能用的無障礙空間。這些生物能繁衍,我們才能享有年年有魚、環環相扣互相支持的生機。

如果你看到溪流中的魚蝦有類似的求救訊號,拍下來請管理單位來幫忙(權管複雜,就先問鄉公所或市政府吧)。若你看到有新的河川工程要施作,請幫你的動物鄰居爭取更好的設計,因為我們都是流域的左鄰右舍,而鄰居們,正協力打造我們生活的環境。

※ 本文原載於2018年03月20日人禾基金會「從河說起」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