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救傷野放10週 洄游路徑生態揭秘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玳瑁救傷野放10週 洄游路徑生態揭秘

2018年06月11日
整理:彭瑞祥(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

海洋大學團海龜擱淺救傷團隊,3月29日野放一隻名為「魷魚絲」的亞成玳瑁,牠的背甲上繫著海洋大學程一駿教授裝置的衛星發報器,經過將近10週的追蹤,魷魚絲在6月8日世界海洋日前回傳最後的衛星訊號,牠現身菲律賓南呂宋島的薩瑪島周遭海域,共計洄游了3572公里。林務局發布新聞稿指出,這顯示出兩個重要訊息:玳瑁比綠蠵龜相的洄游路徑長得多、玳瑁主要覓食區極可能為熱帶珊瑚礁海域,珊瑚礁生態與玳瑁族群量息息相關。


玳瑁「魷魚絲」洄游路徑圖。林務局提供。

洄游速度、覓食習性境  玳瑁、綠蠵龜大不同

根據林務局發布消息,2017年12月4日,一頭亞成玳瑁擱淺在宜蘭南方澳岸邊,經通報後,由海洋大學海龜救援團隊救起,評估後送台灣大學附設動物醫院診療,取名「魷魚絲」。經獸醫診斷後發現,胃內有少量的人造物像是漁線,並呈現脫水、虛弱及消瘦狀況;經進行血液檢查,白血球及腎指數高,評估有感染情形,住院6天後牠恢復了體力,便由海洋大學救傷團隊領回接手照護。

經過近4個月照護下,逐步除消化道內的沙泥及異物後,魷魚絲逐漸恢復健康,在2018年3月14日最後一次診療時,獸醫判定魷魚絲已恢復健康,建議野放。3月29日在宜蘭外澳沙灘,由海大教授程一駿在牠背甲上繫好衛星發報器,進行野放。

經過65天,魷魚絲到達介於菲律賓南呂宋島的巴瑟羅納市及薩瑪島(Isla han Samar)之間的近海海域。這65天的洄游裡,魷魚絲曾於4月10日到12日間造訪日本石垣島,經過兩天的繞島後,繼續經由西太平洋向南游去,一路到菲律賓海域。

程一駿指出,2016年野放的成年母玳瑁「阿飛」,在宜蘭野放後經由台灣海峽沿著大陸棚洄游了5467公里,抵達印尼的卡里馬塔海峽「勿里洞島」;而這次魷魚絲則在大洋區往南,洄游了3572公里,以衛星軌跡資料分析,該區域應該為其覓食棲地。

程一駿表示,先後兩隻玳瑁揭開不為人知的「長距離洄游」及「依賴熱帶珊瑚礁生態系」生態習性,而其洄游的平均速度為每小時2.1公里,泳速及洄游距離都比綠蠵龜快且遠,也可發現牠們與綠蠵龜覓食海藻的生態習性十分不同。而阿飛和魷魚絲差異極大的洄游路徑,則需要更多研究資料累積,才能進一步探討。

魷魚絲剛被救治時的照片,背上還有藤壺。
魷魚絲剛被救治時的照片,背上還有藤壺。林務局提供。


魷魚絲野放前裝置人造衛星發報器。林務局提供。


魷魚絲野放後下海照片,前面為龜山島。林務局提供。


魷魚絲野放後下海畫面。林務局提供。

獵捕、混獲、海洋酸化、塑膠污染  海龜生存威脅

林務局指出,全球海龜共2科6屬7種,在台灣海域就能見到綠蠵龜、赤蠵龜、玳瑁、欖蠵龜及革龜5種,是海龜的重要棲息海域。其中玳瑁廣泛分佈於全球熱帶到亞熱帶海洋,但因其背甲花紋美麗,自古便常被當作珍貴的裝飾品而廣遭獵捕,族群量在全球數都極低,存續受到很大威脅。此外,因部分漁業混獲及船隻撞擊等傷害,為海龜族群生存最大壓力,而氣候變遷、海洋暖化、酸化、汙染及海洋塑膠垃圾等,也造成嚴重的危害。

玳瑁是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的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亦為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所定的極危物種。為保護瀕危海龜,林務局以南北分工方式補助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及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成立「海龜救援網」,在接獲民眾通報或海巡單位發現後,即刻由接受過訓練的學生及志工前往處理。自2014年起至今已處理664起救援案件,其中約2成為活體擱淺,經過後送醫療的海龜高達9成都能重返大海。

林務局呼籲,因為人類丟棄塑膠垃圾、棄置漁網等輕率行為,導致海洋生物誤食或遭纏繞傷亡,已是鯨豚、海龜擱淺的主因之一,亟需大家一起關注,更從自己垃圾減量、不亂丟做起,守護珍貴的海洋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