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種不應是最後防線 史上第一個試管犀牛胚胎能成功嗎?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育種不應是最後防線 史上第一個試管犀牛胚胎能成功嗎?

2018年07月09日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英國衛報報導,史上第一個試管犀牛胚胎可望拯救滅絕的北方白犀牛。

現在世界上只剩兩頭母的北方白犀牛(northern white rhino, NWR)還活著。最後一頭公犀牛蘇丹已於今年3月在肯亞過世,這表示除非新的體外受精(IVF)技術取得成果,否則這個亞種注定滅亡。

科學家替南方白犀牛取卵。圖片來源:Leibniz-IZW
科學家替南方白犀牛執行活體取卵(ovum pick-up,OPU)。圖片來源:Leibniz-IZW

目前有2萬1000頭南方白犀牛(southern white rhinos,SWR)可以充當代理孕母。科學家們計劃在三年內生出第一隻小北方白犀牛。

冷凍的北方白犀牛卵子很少,因此科學家們試著用北方白犀牛精子和南方白犀牛卵子來製造雜交胚胎,證實該技術的可行性。關鍵的下一步是從最後兩頭母北方白犀牛體內取出卵子,產生純正的北方白犀牛胚胎。

不過,就算植入北方白犀牛胚胎成功生出健康小犀牛,下一個巨大挑戰是缺乏建立健康犀牛群所需的遺傳多樣性。

來自不同北方白犀牛的皮膚樣本有十幾個,這些樣本在細胞培養環境中保持活性。幹細胞技術可能能夠將這些細胞轉為卵子和精子,創造具有遺傳多樣性的胚胎,這可能需要花上十年的時間。目前科學家們已經成功地用南方白犀牛胚胎創造了犀牛幹細胞。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個體外產生的犀牛胚胎。植入代理孕母(南方白犀牛)體內,使之懷孕的機率很高。」研究主持人、德國柏林萊布尼茨動物園和野生動物研究所學者希爾德布蘭特(Thomas Hildebrandt)教授說。希爾德布蘭特將研究發表於《自然通訊》期刊

這個研究構想於2008年出現。由於內戰和野生棲息地遭到破壞,加上犀牛角盜獵嚴重,當時已可預見北方白犀牛前景堪慮,從1960年代的2000頭,一路減少至今天的2頭。北方白犀牛可以在動物園中繁殖,但速度非常慢。

研究團隊希望在未來幾個月內取得肯亞當局許可,從最後兩頭母犀牛體內取出卵子。年老或不孕的南方白犀牛也被證實能夠提供卵子、形成胚胎。但是這種需要將長型裝置插入直腸的手術是有風險的,因為犀牛必須全身麻醉兩個小時。

希爾德布蘭特表示,團隊很擔心過程中發生意外,像是心臟或是其他地方出問題,但還是有信心可以取出卵子。

1970年代以來,用IVF技術拯救瀕臨滅絕的物種一直是個熱門話題,但到目前為止成功案例很少,更簡單的人工授精技術也只幫助了三種瀕臨滅絕的哺乳動物——大熊貓、亞洲象和黑腳鼬。

「要從培養皿變出一群健康的個體並不容易,」美國辛辛那提動物園學者羅斯(Terri Roth)和史旺森(William Swanson)警告。

他們說IVF技術要成為瀕危物種的最後生機,必須伴隨著強而有力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幾十年來,保護野生族群或建立被管理的育種計劃仍然存在爭議,因為育種不應該是最後防線,兩種方式應攜手並進。」

參考資料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作者

姜唯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如果能為孩子實現一個願望,那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林大利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小鳥和棲地是主要的研究對象。是龜毛的讀者,認為龜毛是探索世界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