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與利用更平衡 雲南高黎貢山、北海濕地 試化解人與自然衝突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保護與利用更平衡 雲南高黎貢山、北海濕地 試化解人與自然衝突

2018雲南生物多樣性紀行之二

2018年10月17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宣竹報導

在印度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碰撞、擠壓地帶,高山、大江穿插。雲南境內,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三江並流」,自北而南奔流170公里,深切的峽谷隔絕了聯繫,造就豐富的陜域特有種。

這裡,是中國的西南山地,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之一,僅僅10%的國土面積,卻擁有了全中國50%以上的鳥類及約30%的高等植物。

一群關心生物多樣性的台灣NGO與環境工作者,飛過台灣海峽、穿過彎彎曲曲、高架在山中的高速公路,來到雲南「極邊第一城」騰沖,探訪坐落於西南山地的「世界物種基因庫」高黎貢山。

自然保護區轉型 從管護踏入環境教育

「高黎貢山是騰衝人的母親山。」在高黎貢山保山管護局騰衝分局的會議室,眾人甫坐定,分局長畢爭如此陳述高黎貢山與在地人的關係。

高黎貢山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山脈,全長600公里,面積40萬公頃,縱跨五個緯度,海拔垂直落差近4000公尺。位處怒江大峽谷,高黎貢山座落於怒江的西側,搭配上緯度變化與垂直變化,畢爭形容是「地球上的諾亞方舟」。

參訪團與高黎貢山保山管護局騰衝分局進行交流。攝影:郭志榮

參訪團與高黎貢山保山管護局騰衝分局進行交流。攝影:郭志榮

擁有高達4000種的高等植物,其中434種屬於高黎貢山特有種;記錄到2000多種動物,包含20多種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的高黎貢白眉長臂猿(天行長臂猿)及高黎貢山羚牛等。

「我們之前的保護,是以自然資源管護為主,防止民眾盜獵。」騰衝分局的珍稀動植物保護協會會長陳映照表示,過去保護區強調的是資源管理與資源安全,會請當地的森林公安巡護、進行林業生物防治與監測野生動物疫情。

近幾年,在民眾環境保護意識漸漸提升之後,保護局開始轉型,更深入投入學術研究與監測,提升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工作;建立自然教育基地,強化環境教育與公眾參與,「先前去台灣參訪,發現台灣有很多的志工參與環境保護,」陳映照希望學習台灣的志工經營,讓民眾更認識自己的家鄉並成為環境保護的一份子。

近來,保護區入口的護林站新建了教室、宿舍與用餐空間,提供環境教育使用的場域。各個環境教育組織向管護局申請入園,帶著大小朋友進行生態體驗、生態觀察。

高黎貢山林家鋪護林點,後方即是保護區。攝影:郭志榮

高黎貢山林家鋪護林點,後方即是保護區。攝影:郭志榮

兩岸共同課題 當林下經濟超乎預期

距離騰沖市中心約1個半小時的車程,爬過曲折的山路,來到海拔約2180公尺的高黎貢山保護區「林家鋪」護林站。護林員作為保護區的「把關者」,駐守在護林站,每日巡護山林,並記錄山林的變化。

在護林員的陪伴下,一行人踏上步道,打開五官實際的感受高黎貢山的生物多樣性。周遭的林相與植被與台灣一些森林相似,台灣夥伴與護林員指著植物講著它的功用,好笑的是,卻分別講出不同的名字。

陳映照指著樹木下的紅色果實,和夥伴分享那是用來入菜去除腥羶的調味香料——草果(又名草豆蔻,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取自雲南在地的獨特植物作為辛香料,是雲南飲食的特色,然而在此處出現的草果,是居民林下種植的結果。

與台灣阿里山種植山葵的林下經濟一般,高黎貢山也面臨原住民(少數民族)在保護區的樹木下種植草果,卻種植過多,反客為主,破壞了原始生態的狀況。

台灣的夥伴向陳映照分享,當時阿里山被收歸國有時,政府並未補償經費,喪失可耕作土地的居民只好偷偷的在「國有林班地」開墾,種植山葵。而後政府開放讓山葵就地合法化,但是後來種植面積漲了三倍餘,為了山葵生長所需的日照以及空間,葵農修剪了樹枝,傷害了林相,因此政府在2017年全數收回沒有合法使用權的國有林班地。

高黎貢山的草果跟阿里山山葵的狀況類似,當初政府劃下保護區,禁止民眾取用自然資源。而後高黎貢山在各地區的管護局採取了不同的做法,緩解剝奪民眾生計的衝突。騰衝分局讓居民可以進入保護區,以不破壞生態的方式,運用林下的空間種植草果。但是,同樣面臨到農人為了增加產量而傷害保護區內的樹林,自然林相受到相當大的人為干擾。如何去處理這樣的問題,正困擾著保護區的經營。

而保護區的為了完善生態廊道,提供野生動物棲息的空間,需要徵收山與山之間的林帶,但也引發了衝突:「人們就住在保護區周邊,借山造林,林都成材了。」當徵收不想成為唯一的選項,如何去化解居民生活與自然保護產生的衝突,是保護區現在面對的課題。

參訪團一行人與高黎貢山工作人員合影。攝影:陳宣竹

參訪團一行人與高黎貢山工作人員合影。攝影:陳宣竹

讓保護與利用體現的更完美 北海濕地的企業社會責任

騰衝市往北約20分鐘的車程,在高黎貢山保護區之外,受著群山環繞的,是約34公頃的北海濕地。

北海濕地是位處海拔1731公尺、火山噴發後形成的堰塞湖,是中國首批國家重點濕地之一。火山噴發後的火山灰與產生的有機質,使得濕地的草本植物生長旺盛,在湖面上形成厚厚的、漂浮著的「草排」,甚至可以承受人在上面行走、種植作物。

北海濕地一景。攝影:陳宣竹

北海濕地一景。攝影:陳宣竹

2010年政府與民間合作,成立北海濕地生態旅遊投資有限公司,以BOT的形式,在保護核心區的範圍之外,進行生態旅遊的「保護性開發」,並執行「退耕還濕」的政策,從原先的8.4公頃,擴大至34公頃,為北海濕地擴容。

在擴增濕地面積之外,公司與政府合作多項工程,設置污水處理設施的截污工程,改善濕地內與下游的水質;興建圍欄,防止濕地被破壞;清除會捕撈到小魚苗的魚籠,「清除後,魚蝦多了,大量地鳥類也回來了」北海濕地總經理趙新麗對於濕地生態的恢復,相當有自信。

而現在的北海濕地公園的經營,員工有八成是在地人。「以前人的生活方式,濕地就是自己的家園,」退耕還濕的工程,破壞了4個自然村,與當地居民原本的生活存在著衝突。趙新麗表示,企業每年需補償居民700多萬人民幣,搭配精準扶貧政策,嘗試去化解衝突;而北海溼地生態旅遊的經營,也帶來了觀光人潮,帶動周邊餐館、農家樂、民宿的發展。

「收費足以支撐嗎?」台灣的團員好奇的詢問,企業每年提撥的補償費用,還是讓經營處於年年虧損的狀態,「但我們看的是長期的效益,以及影響力,」趙新麗堅定地說著,為了擴大濕地的效益,企業扛起了企業社會責任,也因為北海濕地保護的好、經營的好,各省媒體及中央電視台都自發的來採訪。

北海濕地不時可見到鳥類的蹤影。攝影:郭志榮

漫步在為適應濕地環境而特別設計的漂浮步道上,時不時可見候鳥在湖面遊走嬉戲,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紫水雞也現蹤草叢之間,濕地導覽員指著湖面上的植物,說著這是在水質清徹才有辦法生存的海菜花,北海濕地的物種數量繁多,讓熱愛動植物的台灣一行人興奮的觀察辨識著。

指著湖中央正在清除植物的竹筏,北海濕地的陳經理說那些都是在地居民,「他們熟悉濕地水路,也懂得撐船。」台灣的團員讚歎北海濕地經營生態旅遊相當細緻,發揮了當地的特色,「讓保護與利用體現的更完美。」在自然保護與資源管理這一條路上,需要去平衡與化解人與自然保護的衝突,找出永續利用、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