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紀錄片看台灣西海岸30年變遷──《白海豚啟示錄》導演與科學家專訪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從紀錄片看台灣西海岸30年變遷──《白海豚啟示錄》導演與科學家專訪

2018年12月31日
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潘佳修報導

12月12日,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這天與位在台中的視群傳播公司許鴻龍導演以及《白海豚啟示錄》片中的首席科學顧問黃祥麟博士,約了採訪。《白海豚啟示錄》是11月份才在公視首播,獲文化局補助、最新的白海豚生態紀錄片。

走進視群公司,最吸引人的莫過於辦公室後面的佈置很像野外,有樹、蕨類、池子、魚蝦…等豐富生物的生態攝影棚。這天許鴻龍下午要去學校教攝影課,因為攝影是他的最愛,「攝影才是我的主業,當導演只是副業啦。」許鴻龍笑著說。

26年超過300部作品


與昆蟲大師李淳陽合作的拍攝計劃書。潘佳修攝

今年51歲的許鴻龍,1994年成立「視群傳播事業有限公司」,拍過《月光海岸》(主角是陸蟹)、《重返里山》(主角是大田鱉與石虎)…等,都是國內外獲獎無數的優質生態作品。拿出一本與昆蟲大師李淳陽合作、收藏著歷時30年一格一格分鏡照片的的手工企畫書,看得出許鴻龍對生態影片的敬業態度。他製作的「台灣生態顯影」系列,也讓團隊獲得電視金鐘獎「最佳攝影」。

《白海豚啟示錄》歷時四年拍攝、100個小時,耗資400多萬,部分經費來自文化部的支持,但其中還是有60幾萬是許鴻龍貼錢才能完成。生態紀錄片的成本費用高昂,擔任此片白海豚科學顧問的黃祥麟說,他拿這片給中國的朋友看,對方還以為這是一部上千萬製作──這部片可說是兩人合作完成的一次不可能任務。

26年的紀錄片生涯,視群傳播拍攝超過300部紀錄片。曾經公司規模大到年營業額上千萬;現在公司規模縮小到3人,但是許鴻龍感到更愜意,因為不需要為了養許多員工而拼命接案子,拍出來的片子品質更能掌握。


許鴻龍的生態紀錄片拍攝企劃書。潘佳修攝。

當紀錄片遇上科學家

今年49歲的黃祥麟博士,畢業於台大生態與演化所,目前是中國汕頭大學理學院海洋生物所副教授。黃祥麟接觸白海豚研究已經12年,他2006年開始第一次做調查,位置在嘉義近海的外傘頂洲,一次就遇上20幾隻白海豚,讓他印象深刻。全台灣目前清點到了白海豚數量不到60隻了,當年能夠幸運一次就遇上1/3的白海豚,讓他感到非常興奮,或許也是因此與白海豚結下了不解之緣。

因緣際會,黃祥麟2011年到了中國開始研究工作,2016年開始擔任教職,有了資源與支持,讓他可以走遍東亞,從中國到泰國等地,用更宏觀的視野進行白海豚研究。

畫面中清晰的白海豚群體,是在海上會暈船的許鴻龍,拍了四年才遇到唯一一次水體清澈、狀態最佳的時候,「因為白海豚生活的海域就是在這類混濁不清,近岸水深20米內的海域。」許鴻龍無奈的說。海上要拍攝到完美的白海豚影像,在有限的經費與時間下相當困難,幸好黃祥麟本身也很喜愛生態攝影,多年來已累積了許多影像資料,因此片中大部分精彩的白海豚水下畫面,都是黃祥麟憑著多年經驗,拍攝到的成果。

許鴻龍導演
專注於拍攝任務的許鴻龍,視群傳播提供。

當許鴻龍遇上黃祥麟,彷彿打開了另一扇窗。許鴻龍表示,以往的生態紀錄片都是以單一物種為記錄,時間與地點比較單純。這次遇上廣闊海洋上的白海豚以及走遍東亞的黃祥麟,他的視野也跟著大開了;因為不僅空間擴大、整個時間尺度也橫跨越了30年。透過衛星影像做研究,是黃祥麟近年來主要的生態研究方法之一,從這些衛星影像中黃祥麟觀察到台灣西海岸30年來的變化。

許鴻龍說,這樣大尺度對環境的觀察,有如早年在台灣做研究的日本學者,有著很不一樣的宏觀視野。他認為紀錄片不僅要雅俗共賞,而且台灣的生態影片很需要像黃祥麟這樣的科學家。紀錄片需要用理性的科學,來談論環境生態,而非激情抗議呈現,才容易引起共鳴。煽情的抗議影像,容易短時間吸引目光;但也因為缺乏科學論述支持,論點也容易被擊破;而且,民眾對於抗議影像會疲乏,進而可能排斥繼續關心這些重要環境議題。

海上的科學家與生態紀錄片導演。
海上的科學家與攝影師,視群傳播提供。

30年來 台灣海洋生產力下降50%

根據黃祥麟的研究,圍填海對海洋環境產生的很大的衝擊,變化最大的就是濁水溪附近的棲地,推測是彰濱工業區、台塑填海造陸等開發,30年來台灣的海洋基礎生產力就少了一大半。他發覺,2006年外傘頂洲曾遇到20幾隻白海豚,到了2011年就變得很難在此見到如此盛況。

黃祥麟說,這就好比是一家餐廳原本生意很好,後來因為菜變得難吃了,客人就不再上門,門可羅雀。這情形在海上發生,就表示這五、六年來環境變化很大,推測集集攔河堰是其中一個因素。

感嘆好景不在之餘,也讓黃祥麟勉勵自己,一定要為台灣的白海豚留下影像,留下科學研究與紀錄。這是他認為身為科學家的責任,也許無法拯救台灣瀕危的白海豚,但是更完整的紀錄與研究,可以避免後人重蹈覆轍,至少因為他這輩的科學家曾經努力過,有跡可尋,讓後人避免未來同樣的錯誤再發生。


《白海豚啟示錄》劇照。照片轉載自視群傳播臉書

海洋沒有魚,原因是什麼?

黃祥麟離開台灣學術界已多年。但仍然很感慨,台灣的環評制度,環評內容只看得到開發單位最後願意提出來送審的內容,開發單位委託的調查報告或可供參照的學術調查資料,評估項目的取捨和調查過程是什麼,卻沒有對外公開。來自開發單位的環評案成為學術單位推動研究工作很重要的經費來源,這樣的情形,讓學術單位對於一些敏感議題,不見得願意忠實呈現調查的結果,而這進一步對環評結論的可靠性造成危害,最後形成民間團體對於開發單位、學術單位和政府的不信任。

海洋沒有魚,我們忽略了什麼?如果我們只看表象,可能是漁民濫捕、誤補,但禁魚後就真的能恢復了嗎?黃祥麟表示,更重要的是深層的原因:圍填海造成棲地的改變。棲地改變,魚也會不見,台灣有沒有從中學到教訓呢?台塑、彰濱等開發,造成棲地環境改變,白海豚的使用(海中的食物)減少了。「整體的海洋動力、海流模擬大規模影響會是什麼?為何我們都沒有看到環評中有這樣的研究項目?」黃祥麟說著。

整個中國沿海的白海豚,目前已知約有五千隻,研究顯示,一旦有圍填海工程,近岸生態系統就會有很大改變。香港附近的白海豚數量,在調查範圍內從原先的100隻下降到現在的40幾隻,數量上有大幅度的衰退,值得台灣借鏡。


廈門沿海工業開發對白海豚的影響,也是黃祥麟研究的範疇。圖為《白海豚啟示錄》劇照,轉載自視群傳播臉書

中國當年最後一隻白鱀豚消失,當局者引以為恥,遺憾當年欠缺科學記錄。這幾年,中國為了抬高國際聲望,增進國際形象,轉而積極投入生態研究。為了拯救也是面臨危機的長江江豚,進行長江流域大面積的環境改善。從衛星圖看到以前水質優養化,這兩年水質好已經好很多。甚至因為長江江豚的保育成功,學術界在2016 年論文發表後,還獲得 IUCN的邀請做為案例分享。

「台灣在研究上有慣性,不重視棲息地的研究,這是需要好好思考的問題。」黃祥麟語重心長地說。許鴻龍也希望藉由此片,給更多研究生物的科學家可以用在不同生物研究做為參考。黃祥麟表示《白海豚啟示錄》是首部曲,談環境棲地,未來還要和許鴻龍合作,二部曲談漁民與保育,最後的第三部曲再回到白海豚。從白海豚出發,許鴻龍與黃祥麟將用影像記錄下人與環境變遷的故事。

《白海豚啟示錄》劇照
《白海豚啟示錄》劇照,照片轉載自視群傳播臉書

※ 人與野生動物主題報導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