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國家公園新物種報到! | 環境資訊中心
攝影賞析

台江國家公園新物種報到!

2019年05月18日

圖文提供: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整理:彭瑞祥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在2018年間,曾針對海洋生物、濕地底棲生物、陸域兩棲爬蟲類、黑面琵鷺、台江古地名、古台江遺址、濕地水文及棲地營造等多元面向進行研究調查,獲得不少成果;其中海洋生物、濕地底棲生物、陸域兩棲爬蟲類,都發現園區的新紀錄種,濕地底棲生物調查更增添世界新種紀錄。

根據台管處委託中山大學以海研三號在園區海域亞潮帶進行的調查,記錄到魚類39科86種、蝦類13科35種、蟹類13科41種,新增園區新紀錄種魚類22種、蝦類15種、蟹類17種。這像調查在2018年是第3年計畫,每年紀錄到的物種數都持續增加,且大部分來自黑水溝航道海域,即台江國家公園「海域一般管制區(二)」的範圍。

另外,透過魚市場調查資料,更記錄到青山漁港刺網漁船在七股沿海捕獲1尾新紀錄種的石川粗鰭魚!

石川粗鰭魚是深海魚種,棲息水深可達1000公尺,在台灣西部沿海十分罕見,可能自台灣海峽南部沿澎湖水道北上到七股沿海;解剖發現,牠的卵巢具有成熟卵粒,推測黑水溝海域可能是石川粗鰭魚的潛在產卵場,具有生物學上重要意義。

而在曾文溪口、四草、七股鹽田及鹽水溪口重要濕地範圍,委託成功大學水科技研究中心邱郁文團隊的感潮帶底棲動物調查,包含節肢動物、軟體動物、環節動物定量與定性調查及環境資料收集,連續兩年記錄到軟體動物37科100種,節肢動物22科64種。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七股鹽田樣區發現1種微鰭烏賊科及1種粟螺科的台灣新紀錄種。

在四草濕地,更發現老猴擬相手蟹(Parasesarma macaco)分布,此種相手蟹是2018年9月才被學界認可的世界新種,模式產地為恆春半島的保力溪。

陸域兩棲爬蟲類基礎調查也持續兩年,共記錄12科26種兩棲爬蟲動物,其中兩棲類共4科6種,爬蟲類共8科20種。兩棲類亞洲錦蛙為園區新紀錄種,卻也是外來入侵種,目前僅分布於城西防風林一帶,未來需要持續監測並留意其出現區域,開始著手規劃防治,以防日後大量擴散。爬蟲類中鉤盲蛇、青蛇、紅斑蛇及赤背松柏根為園區新紀錄種。

更詳細的成果報告都可在此下載 https://pse.is/HPQ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