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部果樹浮現超產危機 農改場籲蔬果保價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中南部果樹浮現超產危機 農改場籲蔬果保價

2007年05月01日
摘錄自2007年4月30日中廣新聞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受天候穩定所賜,中南部的芒果、荔枝與柑橘等果樹,今年度開花盛況與著果率,比往年高出2成以上,已浮現未來產期可能出現產量過剩、行情下跌危機,台中區農改場呼籲農民積極疏除不良幼果,以確保水果的品質與價格。

台灣地區各類盛產的水果,受氣候溫和、農業栽培技術精進以及農民辛勤努力等多重因素的帶動,幾乎都是產量豐、品質好,不過在外銷市場難拓展衝擊下,經常發生產量過剩、果賤傷農事件,到了生產旺季才要檢討控制栽培面積與進行促銷來亡羊補牢,常為時已晚。

不過,不少農民認為,從結果到採收還有很長時間,可能必須歷經豪大雨與颱風的洗禮,先行疏果還言之過早。張致盛課長則建議,可分期疏果,先行少量或將不良果疏除,一來可維持品質,其次則可減少風災雨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