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林也是森林 為命名注入歷史溫度 林務局攜手KYMCO邀民眾親自感受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保安林也是森林 為命名注入歷史溫度 林務局攜手KYMCO邀民眾親自感受

2019年11月21日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報導

台灣有524處、47萬公頃保安林,面積大、全年無休提供生態系服務功能。為了讓民眾走入保安林感受好處,農委會林務局結合光陽企業合作「環島守護保安林」活動,除了辦理八場保安林體驗活動,光陽公司也特別贊助18輛象徵零排放的Ionex電動車,提供林務局國家森林遊樂區公務使用。


台灣524處保安林,各扮演著不同的保全功能,並提供森林生態系服務。圖為2702保安林。圖片來源:林務局提供

「保安林絕對不是只有政府或者林務局有守護的責任,需要跟台灣的每一個人,還有企業、社區協力,一起共同來維護、營造美好的保安林環境。」農委會林務局長林華慶這段話說明,致力結合企業與民間團體守護保安林的必要性。

保安林也是森林 為保安林命名注入歷史記憶

20日記者會上,林華慶特別強調保安林具備的多元功能。「除了被賦予的功能外,保安林也是一座森林,具備森林的功能或價值,提供生態體驗、森林療癒,甚至因為蜜源植物充足養蜂產蜜;一些生活在保安林周邊的社區聚落,也因歷經數代的情感連結,而流傳著文化歷史故事。」

「每一座保安林,絕非只是狹隘的具備某些人類賦予的功能,它就是一座完整的森林。」他希望民眾能夠理解保安林的重要性,特別是居住在保安林周遭的民眾,不再只是感受到限制,而能享受到保安林提供惠益,各林管處也啟動和企業、社區的合作,推動各種不同保安林體驗活動。

林務局也宣布,為了讓民眾對保安林更加有感,將邀請與保安林比鄰的在地社區為保安林命名,取代現行僅以冰冷數字作為保安林的編號稱呼。

林華慶說,現在的保安林都是用號碼編定,但是很多聚落周邊的保安林,可能日治時期就存在、具有情感連結,就鼓勵社區民眾維護傳統名稱,例如花蓮秀姑巒溪河口奚卜蘭島,也是花蓮林管處所轄的保安林,或能以「奚卜蘭保安林」命名;另外,也鼓勵社區針對周邊的保安林命名,將社區居民的歷史記憶,注入保安林的經營管理中。

結合企業 林務局邀民眾走入保安林

記者會中也特別舉辦捐車儀式,由KYMCO贈與18輛 Ionex智慧電動車MANY 110EV予林務局國家森林遊樂區作為園區內公務車輛使用。捐贈儀式上,光陽企業將象徵Ionex車能網環保核心精神的智慧電池交付給林務局,林務局則回贈「台灣原生種樹苗」予光陽企業,象徵光陽環島守護保安林維護活動正式啟動。

光陽集團執行長柯俊斌表示,期望以機車產業的龍頭身份,帶頭守護台灣環境,讓更多民眾了解生態與保育之重要。

現場以厚葉石斑木、大頭茶及紅淡比等三種海岸林原生蜜源植物為代表,創造生態鏈底層生物的數量,以豐富生態系的多樣化,象徵林務局在海岸林補植時,會增加這些蜜源植物,與居民分享保安林生態服務價值的惠益。

「環島守護保安林」活動將自本月24日起,至明(2020)年6月21日,於苗栗竹南鎮龍鳳港濱海、花蓮壽豐鄉鯉魚潭、嘉義布袋鎮好美里、台東成功鎮都歷部落、宜蘭蘇澳無尾港、屏東車城鄉海口沙灘、雲林二崙自然步道、台中清水高北里等八處舉辦。

由各林管處規劃的活動內容,包括知性健走、保安林書市集、保安林修枝工作假期、淨灘活動、健走淨塑、生態造林、生態導覽等,藉由閱讀書籍及專業人員深度導覽,以輕鬆的方式體驗,讓民眾親自感受保安林生態之美,進而共同守護環境保護山林。


掃描QR Code連結活動網頁,即可選擇適合的活動參與!圖片來源:林務局提供

【森活小知識-保安林】
大家一定聽過「針葉林、闊葉林」,不過大家有聽過「保安林」嗎?我們知道樹木(或葉子)可以「針葉林、闊葉林」的型態來區分;而這些森林都可以是保安林喔!
「保安林」是一種功能性的森林,是為了社會公益及特定對象的保全目的,在林地中劃定一部分具有涵養水源、捍止土石崩落、防止海風及飛砂為害等功能的林地編入為保安林,並且用較嚴謹的法令規定限制開發,經營目的在於促進國土保安、穩定水土及防護自然災害等功能。
台灣現有保安林共524處,面積約47萬公頃,依功能劃有水源涵養保安林、土砂捍止保安林、飛砂防止保安林、防風保安林、風景保安林、潮害防備保安林、水害防備保安林、漁業保安林、墜石防止保安林、衛生保健保安林以及自然保育保安林等11種,其中以水源涵養及土砂捍止保安林的佔地最為廣闊。
保安林是台灣寶貴的森林資源,它能延緩天然災害的發生,保護我們的土地及生命財產安全,也可以改善我們居住環境。這麼具有「保」國「安」民功能的森「林」,請大家一起來認識它、保護它喔!
#保林防火專線0800-000930(您您您救山林)
資料來源:林務局提供

註釋:

目前保安林依功能雖劃分為16種,不過實際上只有11種,鹽害保安林、煙害防止保安林、防雪保安林、國防保安林、航行目標保安林等五項,必要時編定,目前從缺。

參考資料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