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牧場變工廠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當牧場變工廠

2007年05月31日
文字:黃康妮(公共電視記者);攝影:葉鎮中(公共電視記者)

我們過去熟知的牧場,早就演變成為一座座工廠許多人應該看過由英國亞德曼公司出品的電影《落跑雞》,劇情描述一群專門生蛋的金雞母逃離牧場的故事。片中的母雞們每天必須生產一顆雞蛋,如果連續幾天都沒有產蛋,就要面臨被宰殺的命運。雖然這只是虛構的動畫電影,但是事實上,我們過去熟知的牧場,早就演變成為一座座工廠,那些蛋雞、肉雞、豬、牛等農場動物,也成了一部部生產機器。

實際走訪現代化的養雞場,不難發現過去我們印象中的牧場,的確已經變成了動物工廠。從外觀來看,一棟棟的雞舍跟工廠的鐵皮屋沒什麼兩樣,一般人看不到、聽不到、也聞不到這些鐵皮屋內竟然住著數萬隻的肉雞。走進這些雞舍,裡面盡是歐洲進口的現代化設備,自動控溫的水濂、自動給水、自動補充飼料,只要一個人力,就可以管理7萬隻的肉雞,可說是充分發揮了工業革命以來生產自動化的精神。這些白肉雞平均飼養36天後,可達到每隻1.8-2.0公斤的重量,不能多也不能少,每隻要像同個模子造出來的一樣,完全符合規格化的目標。這樣注重生產效率的結果,目前台灣島上已經有1億隻飼養的肉雞,每年大約創造330多億的產值。

表面上,牧場變工廠的好處是,我們有許多價格低廉、來源充足的肉品可供選購;但是這麼龐大的牲口數,其實就像所有的工業生產一樣,正不斷消耗地球的資源,並且產生大量的廢棄物。

高雄港71與72號碼頭是國內重要的穀倉,每年從這裡進口的穀物大約有將近300萬噸。如果以一輛飼料車可以裝載15噸的容量來說,一年光是從高雄港的穀倉運出的車次就高達20萬輛。這麼大量的穀物進口意味著必須有廣大的耕地種植飼料用的農作物。

農場動物已成了一部部生產機器          高雄港71與72號碼頭是國內重要的穀倉          一輛飼料車可以裝載15噸的容量

根據研究顯示,生產1公斤的牛肉要消耗16公斤的穀物。為了種植玉米、大豆等穀物供應家禽家畜們食用,有許多森林已經被夷為耕地;但是未來世界人口還會不斷增加,開發中國家對肉品的需求也會隨著經濟發展而呈現倍數成長,兩相加乘的結果,未來可供開發的耕地,將趕不上無限制消耗肉品的需求。事實上,從2006年下半年開始,玉米的價格開始不斷飆漲,因為玉米除了是主要的飼料作物,近年來更是替代性能源生質酒精的主要原料。這個轉變更加突顯出糧食資源的可貴。廉價的肉品並不能充分反應出它們原有的價值,結果導致不正常的過度消費與消耗資源。

至於畜牧業所產生的廢棄物,則是更加顯而易見的問題。過去只要一提到養豬廢水,就不免讓人聯想到高屏溪,因為高屏溪流域曾經是200萬隻毛豬的排便所。1998年離牧政策開始拆遷補償養豬戶以後,99%的養豬戶已經撤離高屏溪流域的水源保護區。但拆遷只是解決部分問題而已,養豬廢水的汙染並沒有從此在台灣島上消失,只是轉移陣地而已。一直到現在,屏東東港溪的許多支流都還在飽受豬糞尿汙染之苦,濃厚刺鼻的氣味,加上河面上覆蓋著泥狀的豬糞,即使幾乎每家養豬場都有廢水處理設備的今天,豬糞尿還是照樣亂排。台灣每年由家禽家畜所產生的糞便量有250萬公噸,相當於排放出34,000公噸的溫室氣體甲烷。便宜的肉品價格,並不能反映出昂貴的廢棄物處理成本。

工廠化、機械化的生產模式,強調大量、快速、平民化,不容易讓消費者意識到物美價廉的背後所消耗大量的資源,或是增加的環境負擔。金錢的代價,並不是肉品唯一的代價。

屏東東港溪的許多支流都還在飽受豬糞尿汙染之苦          每隻要像同個模子造出來的一樣,完全符合規格化的目標          動物工廠

採訪側記

消耗大量肉類食品到底是不是必要之惡?衛生署持續進行中的國民營養調查計劃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提示。根據1993-2002年的10年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地區民眾的營養狀況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營養過剩,參與計劃的台大教授蕭寧馨表示,我們可能有熱量過剩的問題,卻有保護性營養素(維生素B群、礦物質、鎂、鉀等)攝取不足的問題。儘管調查結果顯示國人對於蛋豆魚肉類的攝取,的確有部份年齡層有攝取過量的問題,但是營養攝取,還是應該依個人飲食習慣的不同作調整,「少吃肉」對某些民眾是必要的,但是並不適用於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