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公布2050淨零路徑 再生能源占七成打造「零碳電力」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國發會公布2050淨零路徑 再生能源占七成打造「零碳電力」

2022年03月30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千呼萬喚始出來,國家發展委員會今(30)日公布我國「2050淨零碳排路徑」規劃。國發會指出,電力碳排放占國內碳排放最大宗,因此「去碳電力」將是首要,2050年再生能源要占六至七成,傳統火力發電也必須搭配碳捕捉技術,同時保留電力需求每年成長約2%的空間。

除了能源轉型,淨零路徑另有產業轉型、生活轉型與社會轉型等「四大轉型」面向,包含2040年新售汽機車全面電動化等策略,預估2030年以前投入9000億預算。


國家長期溫室氣體減量路徑規劃。圖片來源:國發會提供

再生能源占比提高至六~七成 光電可達80GW

全球面臨氣候變遷威脅,世界各國紛紛宣布淨零排放,為了達成我國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放,國發會結合各部會研擬,今日公布淨零路徑。

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主任蔡玲儀說明,我國2019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共265.6百萬公噸(Mt),其中電力排放就高達139Mt,可見能源是影響淨零最大的因素。要達成電力完全去碳化,目前規劃2050年再生能源占比要達到60~70%,氫氣9~12%、火力發電要全面搭配CCUS(碳捕捉、再利用與封存)技術,約占20~27%,以達成電力淨零。

要擴大再生能源占比,蔡玲儀解釋,2030年以前將朝向擴大自產再生能源,如離岸風電、太陽光電為主,預期2025年離岸風電裝置容量可達5.6GW、太陽光電可達20GW;同時推動以氣換煤、氫氨混燒的方式,促使火力發電低碳化。

至於長期目標,2050年太陽光電要累計達40~80GW、離岸風電40~55GW,還要設置地熱、海洋能等基載型綠電。

各部會代表出席說明淨零規劃。左起內政部次長邱昌嶽、科技部次長林敏聰、環保署長張子敬、國發會主委龔明鑫、經濟部次長林全能、交通部次長陳彥伯。攝影:李蘇竣

各部會代表出席說明淨零規劃。左起內政部次長邱昌嶽、科技部次長林敏聰、環保署長張子敬、國發會主委龔明鑫、經濟部次長林全能、交通部次長陳彥伯。攝影:李蘇竣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表示,為了因應再生能源的變動性,必備的儲能設施也不能少,規劃在2050年將有1.5GW的化學電池儲能設備,此外,抽蓄水力也可視為大型儲能裝置,預估將占整體發電量1%。

各界關心能源轉型能否維持電力供應無虞,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強調,在路徑設計上有保留電力需求每年成長2%左右的空間,包含產業運具電動化等成長,足以提供產業界未來持續發展的空間。

能源及電力需求成長趨勢。圖片來源:國發會提供

能源及電力需求成長趨勢。圖片來源:國發會提供

產業轉型大挑戰 2040年新售車輛全面電動化

產業轉型的部分,整體路徑規劃指出,製造業必須更新設備與節能技術,擴大使用天然氣、生質能等能源,也被要求盡可能尋找製程原料的替代品。商業部門則被要求改善空調、燈具或運具的耗能。

在建築方面,內政部次長邱昌嶽表示,目標是2050年全部新建建築與85%既有建築達到淨零,由於台灣建築數量持續攀升,盼從公有建築帶頭做起,提高新建建築物節能效率、既有建築也以提高能效為目標,導入減碳節能技術工法,家電設備部分則需提升能效基準。

2050淨零路徑規劃里程碑。圖片來源:國發會提供

2050淨零路徑規劃里程碑。圖片來源:國發會提供

產業轉型也不能缺少運輸部門,交通部次長陳彥伯說明,運具電氣化會是一大方向,目標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未來將進一步擴及計程車、物流車輛、公務車輛等。

2040年新售小客車或機車全面電動化,但不會直接使用「禁售」手段,而是採用補貼鼓勵等方式。

2030年只能減量約25% 其餘仰賴未來科技「解救」

雖然國發會公布了2050的淨零規劃,但中程至2030年的減碳目標卻沒有具體數字。環保署長張子敬表示,原定目標為減量20~25%,但為了配合國際自願減量目標,年底會公布更新數字。

若依減量20~25%的規劃來看,最多八成的減量工作必須在2030到2050年間完成,龔明鑫表示,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推測,各國在減碳的工作上,2030年前只能將既有的科技擴大應用,2030年以後則要仰賴新興科技提供的解決方案。

科技部次長林敏聰強調,現行科技只能達成2030年的減碳目標,未來需要更前瞻的技術,因此科技是轉型重要推手,要以國家的角度推動新興產業發展。

國發會提出淨零12項戰略。圖片來源:國發會提供

國發會提出淨零12項戰略。圖片來源:國發會提供

作者

李蘇竣

生在台灣,活在台灣,我們都是山與海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