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局呼籲節水、歐洲2035起禁售化石燃料新車、美國去年340萬人因天災流離失所 | 環境資訊中心
編輯直送

南水局呼籲節水、歐洲2035起禁售化石燃料新車、美國去年340萬人因天災流離失所

2023年02月14日
編輯室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2月14日

南部乾旱已556天沒下豪雨 南水局籲民眾業者響應節水

南部地區持續乾旱,主要水庫集水區距離上一次24小時內下200mm以上豪雨到今天已556天、超過一年半,低於歷年及近五年同期平均值,且紀錄還在持續增加,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呼籲民眾、業者節約用水。(聯合報報導

全球電動車需求大增 經濟部補助業者搶攻充電市場

全球的電動車需求大增,根據國外研究預估全球的充電樁市場產值會從2021年的355億美元,以每年至少超過三成的速度成長。因此有國內業者在經濟部的專案補助下,聚焦科技廠及飯店等場域商機,也要搶攻歐美、日本及東南亞龐大充電市場。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表示,充電站營運商「充壩」公司股東之一的起而行綠能公司,是經濟部技術處透過科技專案協助產業技術升級的成果之一。經濟部擬定全台公共充電樁建設計畫,預計在2025年會增加到7800個。(理財網新聞公視新聞報導)

屏科大及台灣永續棧共建平台 聚焦水與糧食鏈結

全球暖化氣候異常,若升溫攝氏1.5度,將對農業產生巨大挑戰,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與台灣永續棧攜手建立「1.5度糧食與消費轉型」平台,聚焦在水資源與糧食的鏈結,腦力激盪解決農民問題。國科會副主委林敏聰致詞指出,糧食系統轉型不僅是生產技術的研發,包含基礎資料蒐集、政策配套、社會調適及價值形塑。台灣永續棧為智庫與協作平台,一方面從上位轉型治理角度,密切觀察國內外政策趨勢與發展,另方面協助鏈結不同專業領域,促進學術與實務界協作。(中央社報導

東卯山黑熊遺體葬大雪山 觸法獵人允推保育宣導

林務局14日表示,二度中陷阱、救傷後野放的東卯山黑熊返家途中誤觸陷阱而亡,黑熊遺體證物獲發還,送回大雪山安葬。觸法獵人允諾在部落推動黑熊保育宣導與改良式獵具換發。三名獵人誤捕黑熊,擔心觸法,因而殺害黑熊企圖滅證,被南投地方法院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分別判處六到十個月不等有期徒刑,另需執行120小時義務勞務,及接受三場法治教育課程,全案可上訴。林務局也在去(2022)年12月下旬舉辦東卯山黑熊紀錄片發表會,盼國人反思人熊理性相處之道。(中央社報導

萬金石馬拉松顧環保 新北專用垃圾袋變身衣保袋

2023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3月19日開跑,新北市府昨(14)指出,今年把提供選手的衣物保管袋與新北專用垃圾袋結合,改為限定款「衣保萬用袋」,落實減塑環保理念。

新北市政府環保局長程大維表示,為使賽事符合環保永續概念,新北市體育處去年特別找環保局研議,如何將固定配發參賽選手裝收參賽衣服、布條及贈品「衣保袋」再利用。「衣保萬用袋」的規格為20公升,共製作1萬2000個,鼓勵選手可重複使用,最終還可作為專用垃圾袋。(中央社報導


歐洲議會通過 2035年起禁止販售化石燃料新車

歐洲聯盟(EU)立法最晚2035年起禁止販售汽柴油新車,法案今天獲得歐洲議會最終批准。歐盟也鎖定目標,力拚到了本世紀中,歐洲全面禁止排放二氧化碳車輛上路。

法案支持者表示,這讓歐洲車廠有清楚時間表來將生產重心轉向零排放的電動車,同時帶動相關投資,以協助對抗來自中國與美國的競爭,進而有利歐盟達成2050年之前溫室氣體淨零排放。(中央社報導

熱帶風暴來襲 紐西蘭史上第三次進入全國緊急狀態

熱帶風暴嘉布瑞爾(Gabrielle)侵襲紐西蘭北島(North Island),當局宣布進入全國緊急狀態,而紐西蘭史上僅三次宣布進入全國緊急狀態。嘉布瑞爾帶來強風豪雨,導致數以萬計人家無電可用,緊急事務處理當局正竭盡全力因應。紐西蘭國家緊急事務管理局(Nation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局長麥卡諾蒂(Kieran McAnulty)表示,「這起前所未有的天氣事件,正嚴重影響北島大部分區域。」「我們正面臨大規模洪水與走山,道路與基礎建設也受損。」(中央社報導

巴基斯坦燃煤發電擴增四倍 不再使用天然氣

巴基斯坦自2022年來發生了數次全國大範圍的停電,主要是巴基斯坦正面臨外匯危機,偏偏天然氣價格持續高漲買不起,而天然氣又占該國電力輸出超過1/3,使得電網更加脆弱,這也讓巴基斯坦政府改變能源策略。巴基斯坦能源部長達斯吉汗(Khurram Dastgir Khan)表示,計劃把國內的燃煤發電翻四倍,而燃氣發電將不再是未來長期計劃的一部分。此外,巴基斯坦也計劃擴大其太陽能、水力和核能發電的規模,不過他並沒有對此詳細說明。(自由財經報導

氣候變遷加劇天災 全美去年340萬人流離失所

氣候變遷引發的氣象災害已讓全美社區因此改變,聯邦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今年稍早取得統計顯示,2022年約有340萬國人因為天然災害而被迫離開家園,絕大多數流離失所的民眾是因為颶風而受害,其次則是洪水,野火、龍捲風緊隨其後。

統計顯示,因為天然災害而逃離家園的美國民眾裡,將近40%在一週之內回到家中,另外12%民眾被撤離家園超過半年。約有16%災民事發之後一直未能回家,未來恐怕永遠無法重回家園。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薩賓氣候變遷法律中心(Sabin Center for Climate Change Law)主任吉拉德(Michael Gerrard)說:「這些數字讓人非常憂心。」他說,這些數據是發展中國家才會出現的,竟在美國出現令人感到詫異。(世界日報報導

現有參考指數未如理想 香港環境局擬訂「綜合鼠患指數」

香港環境局在社群專頁提到,政府認同以老鼠咬囓誘餌的比率數據,作為鼠患參考指數未夠理想,已就鼠患參考指數調查的方法展開檢討。政府正聯合一間本地大學,探討在編製監察數據時,納入其他因素及數據,以期制訂代表性更佳的「綜合鼠患指數」。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一行人視察兩處鼠患參考指數調查的監測地點。在2022年,馬頭圍道監測點的鼠患參考指數,由上半年的7%下降至下半年的3.6%;至於衙前圍道監測地點上半年的鼠患參考指數,測得12.2%,經採取效果顯著的改善措施後,已大幅下降至2.1%。(星島日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