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門在台灣:不斷循環的生命力 專訪「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創始人孟磊、江慧儀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樸門在台灣:不斷循環的生命力 專訪「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創始人孟磊、江慧儀

2023年08月18日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蕭紫菡 報導

在這個講求方便與效率的世代,「環保」究竟能實踐到什麼程度?除了道德性的衡量外,它究竟能為生活帶來多少實質「效益」?更重要的是,實踐的過程中,真的能為生活帶來更多美好的感受嗎?

江慧儀和來自美國、而後在台灣落地生根的先生孟磊(Peter Morehead),是台灣「樸門永續生活設計」(Permaculture)的重要推手。他們一起成立近20年的「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以樸門永續設計、適切科技、環境教育為工作核心,並於2010年遷居台東,在都蘭成立教育基地。多年來,他們在全台各地從社區、農村、學校,傳達包括屋頂革命、都市與校園閒置空間規劃、居家節能生活、城市修復以及節能輔導等永續設計概念,為友善農法及環境教育做了最強而有力的實踐與展現。

「樸門」是由澳洲生態學家墨利森(Bill Mollison)、洪葛蘭(David Holmgren)於1970年代所共同提出的「生態設計架構」,是一種巧妙運用自然、模擬自然,以提供人們生活需求的設計系統與技術,也是一種每個人都能參與的全球永續生活運動。而多年來,他們是如何讓這樣的概念在腳下的土地實踐?又為何如此執著投身永續教育的工作呢? 

江慧儀和先生孟磊(Peter Morehead)。圖片來源:蕭紫菡 攝

江慧儀和先生孟磊(Peter Morehead)。圖片來源:蕭紫菡 攝

將荒地變良田,了解土地才能發揮它的價值

走進他們親手打造,位於都蘭山與太平洋山海間的教育基地,這裡宛如一片綠意昂然的森林,雞鵝及蛙鳴不絕於耳,基地內有一個食物森林及菜園,芒果、芭樂,還有陌生的南薑、樹豆⋯⋯多樣性遍佈生長。食物森林中還有堆肥廁所,如廁後不用水沖,而是用木屑、乾落葉、乾稻草和米糠等有機物來取代,不僅毫無異味,還能反饋土地。

這裡也是他們的家園,多年來,在他們的努力以及與社群互動下,已達到自給自足的平衡——家用水靠雨水、用電靠太陽、吃飯靠土地長出來的糧食。泥牆是用黏土、稻草、沙攪和的;門和窗飾都是撿來拼貼改造的;泥牆上不規則的洞,形成一種裝飾,卻也同時能透光、減少屋內的用電照明,仔細一看,其實是大小不一的玻璃,都是撿來的廢材再利用。 

江慧儀和先生孟磊,一起成立近二十年的「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以樸門永續設計、適切科技、環境教育為工作核心,長年推廣與土地共生的觀念。圖片來源:江慧儀 提供

江慧儀和先生孟磊,成立「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近20年,以樸門永續設計、適切科技、環境教育為工作核心,長年推廣與土地共生的觀念。圖片來源:江慧儀 提供

天氣好時,他們利用太陽能烹飪。圖片來源:江慧儀 提供

天氣好時,他們利用太陽能烹飪。圖片來源:江慧儀 提供

當疫情期間,一切的「方便」都不再管用,他們日常中仍感到自在。江慧儀曾在臉書上寫下:「呼吸著清淨的空氣,吃著社群小農朋友生產的糙米,配著自己園子裡的蔬菜,撿拾零距離的雞蛋,用的是天降的雨水、太陽的能源⋯⋯為著能夠在這段防疫的作戰中,得以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中生活著,感到幸運。」

多年來,他們用實際的行動,展現了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的存在方式,並在基地持續推廣環境教育,期待培養出更多保育推手,為地球貢獻一份心力。正如工作室取名為「大地旅人」,是因孟磊認為:「地球像是太空船繞著太陽行走,人類則像是星球上的『旅人』,人類不是地球的控制者,而是要和其他生命和諧相處。」

很難想像,12年前他們最初來到此地時,這生機蓬勃的農田,曾是一片荒廢的稻田,土壤非常貧瘠、只有幾種雜草和一棵小樹。他們花了許多時間,觀察太陽、水、風、土壤、坡度、聲音、動物生態等周遭環境,並將所有的變因串聯起來,思考能如何在這裡生活。

他們是如何恢復這片土地的生命力,讓只有單一草相的土地,搖身一變為蟲魚鳥獸與人共存的家園?

2010,他們初來到都蘭時,面對的是一片廢耕、持續被噴除草劑、翻土、休耕、翻土的輪迴下,早已失去生命力的荒地。圖片來源:江慧儀

2010,他們初來到都蘭時,面對的是一片廢耕、持續被噴除草劑、翻土、休耕、翻土的輪迴下,早已失去生命力的荒地。圖片來源:江慧儀

首先,他們先讓被破壞的土地有機會休養生息。在此之前,這片農地充滿了大量的除草劑及農藥,土壤不斷被翻過,生機萎靡,只有一種雜草。他們買下後,先說服鄰居不必再好心替他們翻土,讓土地有一點時間找回自己的平衡。

而後,他們開始了解土地。先種樹豆,因為樹豆需要在排水性夠的地方才能生長,在淹水的地方就會死,因此,樹豆能存活的地方,就代表可以種樹;而樹根的根瘤菌能夠固氮,也能幫助活化土壤。

接著,是取水。他們從一開始就設計雨水為主要生活用水。利用雨水回收系統,大量收集屋頂上的雨水,雨水經過處理成為家用水,使用過後排出的污水又能成為土壤的一部份,進入循環。「多年來,我們的身體跟這裡的食物就會變成同一個材料,在這裡彼此供應。」

此外,要了解土地適合種什麼。酪梨、芭樂、檸檬、芒果、蓮霧都是適合此地的水果,而即使他們喜歡的可能是其他果樹,也知道硬要種植的後果,就是會一直發生問題。而永續的精神之一,即是「讓最適合的東西發揮」。

在植樹的概念上,他們讓高一點的樹座落北邊,低一點的往南種,陽光才能曬進來,也因有不同高度,讓鳥類喜歡棲息。因為,「鳥也是在幫我們控制害蟲,利用空間去吸引更多的鳥,對農作也會有幫助。 」

透過他們的永續農法,及對田地的理解及設計,如今已是欣欣向榮的食物森林。圖片來源:江慧儀 提供

透過他們的永續農法,及對田地的理解及設計,如今已是欣欣向榮的食物森林。圖片來源:江慧儀 提供

不使用農藥,以多樣性增進防禦力

除了植物,動物的多樣性也會影響農地。「動物帶來很多的肥料,對植物也有幫助,而植物也是動物的食物,他們彼此是沒有辦法切割的。」剛來時,這裡只有一種螞蟻,和一些蚯蚓,幾乎看不太到任何鳥類和昆蟲。慢慢的,當植物開始變多,動物和昆蟲開始增加,鳥也才會進來,還有各種蛇。

每當雨水滿了,溢流到水池,鴨鵝們會因此受益。而雞鴨鵝產蛋,不只提供蛋白質的來源,更因牠們自由漫步、鬆土、啄蟲,自動將土啄鬆了。他們為雞打造「移動式雞籠」,土鬆了之後便每月移位。雞鬆過的土,在其上種菜或蓋上樹枝、野草以涵養水份,讓動物成為菜園中鬆土的「耕耘機」。而很多農夫會很頭大的咸豐草,他們讓咸豐草在此生長,因為雞喜歡吃,反而成為一個資源。

然而,許多人仍然好奇,不用農藥,究竟是如何能成功經營農地?對此,孟磊說,他從來不覺得這是個問題,應該說,他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

「使用農藥,是一種『減少』(如蟲害)的思維,但我們的做法是『增加』。如果有什麼問題, 應該是整個生態少了某一種東西,我們要尋找,把它加進來,就可以處理。」

例如,植物的根部長在地底,不同的植物彼此都有連結,有夠多樣的物種才能形成夠豐富的微生物環境,植物的抵抗性、防禦力才會提高,就不容易生病。或者,若整個生態裡有小水池,蜘蛛、蜥蜴、蜻蜓都會過來,這些生物也會幫忙抑制一部份的蟲害。 

食物森林裡,有多樣性的菜園,透過混作,讓整個生態更飽滿強壯。圖片來源:江慧儀 提供

食物森林裡,有多樣性的菜園,透過混作,讓整個生態更飽滿強壯。圖片來源:江慧儀 提供

因此,不用農藥,利用生態的多樣性去增加養分及生物的防禦力,才能讓土地生生不息。多年來,這裡出現越來越多不同的植物,一些是他們帶來的,而一半以上是自己過來的,每年也會有一些新面孔出現。

他們幾乎是從零開始,讓這片寸草不生之地湧出源源不絕的生機。孟磊說:「每次看到新的物種,我都非常高興,多樣性增加才能讓系統會更穩定。而會有新的物種進入,表示有一個需求發生,它會在此做它最會做的事。所以,每個東西都有它的角色和功能。 」

讓荒地變良田,他們希望實踐一種不同的生活,讓人與水、土壤、植物、動物間有著良好的連結,而他相信,「人在生態環境中的存在是可以有正面貢獻的。」  

有感家鄉對環境的破壞,因而離鄉投入環保工作

長年來,孟磊與江慧儀,不定期舉辦各種工作坊及課程,宣導善用太陽能、空地栽種植物和蒐集雨水等「愛地球」的理念,學習地理、氣候、土壤,了解植物與動物、 建築與能源等理論與實作。讓來自各領域的人都能透過學習,了解生態永續的精神,並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實踐。

孟磊的家鄉在美國,是什麼樣的動力讓他飄洋過海,最後在異鄉落地生根,並為土地貢獻心力呢?

「我十幾歲的時候,就覺得整個美國社會體系造成很多生態上的問題,無論是環境污染、過度開發或資源浪費,都對環境造成很大的破壞。那時我就想,有沒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可以去做出改變?」

高中開始,他便對各種友善地球的生存技能、知識產生興趣,並嘗試在生活中實踐。 而大學畢業後,為研習環境教育課程,他隻身背著行囊到各國旅行,更有機會來到了台灣。在這與白人世界截然不同的國家裡,他除了感覺到人很親切之外,更愛上了這裡的生態及人文多樣性,因而決定落腳於台灣,之後更與江慧儀結為連理,成家立業。

在基地裡,雷門傳授生態學的觀念,和學員分享水系統等高線的知識。圖片來源:江慧儀 提供

在基地裡,孟磊傳授生態學的觀念,和學員分享水系統等高線的知識。圖片來源:江慧儀 提供

而從小在台北長大、大學念英文系的江慧儀,原本是個與自然距離相當遙遠的城市女孩,卻因第一份工作在雲林麥寮教英文,因緣際會踏入了生態領域。當時,住在還未太多人為開發的麥寮,讓她深刻感受在大自然中被滋養的喜悅,她曾想:未來的工作有沒有可能跟自然有關?後來,她透過朋友介紹,認識來台推廣環境教育的澳洲講師,江慧儀擔任他的翻譯,一起在全台各地進行教學,並因此認識孟磊,兩人開始一起探索環境教育領域。

2006年,孟磊於美國完成了樸門教師認證課程,成為台灣第一位樸門教師認證之講師。江慧儀在此期間也耳濡目染地學習樸門永續設計,亦成為認證的樸門教師。兩人在美國和台北生活了10多年,期間投入推動都市樸門永續設計的實踐,倡導城市農耕、屋頂生態農園設計、生態化社區與校園規劃等。

而為了將更多時間投入環保工作,2004年開始,兩人便成立「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開始接手永續設計案及推廣教育課程,成員們皆是喜愛環境、且曾接受樸門專業培訓。2016年,他們因熱愛台東都蘭的多元文化及開闊的山海,正式移居到此。

雷門從青少年時期即對環境保育的學習充滿熱忱,大學畢業後為此四處旅行,最後在台灣落地生根。圖片來源:江慧儀 提供

孟磊從青少年時期即對環境保育的學習充滿熱忱,大學畢業後為此四處旅行,最後在台灣落地生根。圖片來源:江慧儀 提供

蚯蚓堆肥、減少垃圾⋯⋯在城市也能實踐永續精神

多年來,在推廣教育的過程中,是否有些印象深刻的事呢?江慧儀說,曾經,有個基督教體系的團體,一起來上認證班的課程。一開始他們滿緊張的,卻在課程結束時,收到學員回饋表示:「上過課之後,對於聖經裡提到關於土地跟動植物相關的經文,反而有更深的理解跟認識。」

也曾有學員聽完他們的土地永續概念後,表示對自己的身心狀態有很正向的影響,這是之前花了許多錢去上身心靈課程都不曾有的改變。

事實上,他們分享的,是土地,是科學,是永續,也是哲學。而其中對生命及環境的尊重共融,似乎也能刺激人們反思是否有新的方式,重新看待自己與環境的關係?

江慧儀說,即使是住在都市裡,也能從小地方開始實踐。例如,在家中陽台就能以廚餘做蚯蚓堆肥。「一隻蚯蚓一天可以處理跟自己同體重的廚餘,只要將幾隻紅蚯蚓養在土壤、落葉、雜草之中,就能快速分解廚餘並產生肥沃土壤,還能拿來種菜,廚餘分解的過程中會產生細菌,也能成為蚯蚓的食物,本身就是一個永續小生態。」  

此外,減少去超市購物、多與小農直接採買食材、自備保鮮盒和塑膠袋、到公園及減少包裝垃圾等,都是隨手可做的行動。而許多來自不同領域及年齡層的學員,回去之後,有的會去孩子的班上說故事、推廣永續理念;有的會彼此自主互助、連結,如住在同一區的人可以互相幫忙、做技能交換、或一起去完成一些事,這對原本的生命來說,都是巨大的改變。

透過他們的永續農法,及對田地的理解及設計,如今已是欣欣向榮的食物森林。圖片來源:江慧儀 提供

他們分享的,是土地,是科學,是永續,也是哲學。圖片來源:江慧儀 提供

推動社區貨幣,創造在地經濟循環 

永續的概念,也能展現在日常消費的交易方式中。這幾年,江慧儀在都蘭推動「社區貨幣」,也就是「Mi幣」。這是台東首創的實體社區貨幣,由江慧儀與在地民間組織「都蘭國」共創計畫所發行。只要填寫資料、個人需求,和能提供的服務,就能領到240分的Mi幣。Mi幣只能在社區使用,不能兌換新台幣。Mi幣的交易內容,包括除草、倒垃圾、餵貓狗及採買等,甚至學英文、瑜珈、獲取各種專業技能⋯⋯社區居民能提供自己的技能專長,藉此交換。

江慧儀說,Mi幣最重要的功能,不是為了取代新台幣,而是「創造在地的經濟循環,把錢留在在地。」

她提到,在資本主義下,很多人賺的錢,最後還是投向大企業的商品消費,而大企業又將錢投資到國外,最後很難回到在地人身上;正如都蘭也面臨愈來愈昂貴的物價上漲,有些東西連在地人也買不起。而社區貨幣,卻能藉由大家彼此的交換,讓錢永遠留在這一帶,甚至創造出更多人與人的連結及價值。

例如,有老人會編織但無法採集,就可用Mi幣換取採集的勞力;有人要送朋友去火車站,便可在社區群組內問有沒有人要一起搭車。Mi幣能跳脫主流的交易思惟,並建立了人與人間新的連結。

當然,新的交易模式,許多在地人仍在觀望,而他們持續推廣的初衷,還是永續的循環。江慧儀說:「在世界全球化的強大壓力下,如何保有各地多樣文化產業與農產作物,將是能否維繫健康且永續生活方式的重要課題,而發行在地貨幣是一個有趣又有效的方法。」 

江慧儀認為,在城市也能透過行動實踐永續概念,她並推行社區貨幣,創造在地經濟循環。圖片來源:江慧儀 提供

江慧儀認為,在城市也能透過行動實踐永續概念,她並推行社區貨幣,創造在地經濟循環。圖片來源:江慧儀 提供

透過知識分享,幫助原民青年與傳統重新連結

而近幾年,他們也接觸了許多在地的原民青年,來上他們的課。有許多青年回饋表示,在課程中彷彿用另一種眼光,更理解了自己的傳統智慧。許多早已與傳統失去連結、或以前並不重視傳統的青年,在這些生態知識的交流中,重新看見了自己在現代社會中實踐傳統精神的可能。

孟磊說:「許多傳統知識在傳承的過程中,面臨斷裂;而透過知識交流,讓在地青年回去學習傳統智慧時,也許可以更快速,或讓傳統變得更有說服力,因此更看重自己的文化。」

事實上,樸門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是「在地化」。在世界不斷邁向全球化的同時,能源的浩劫也愈來愈龐大,他們希望在問題爆發之前,就能建立起一個與自然更好的連結網絡,因應未來。

而從異鄉人、到因熱愛這片土地而真正成為在地人的過程,他們選擇用共生共榮、交流分享的方式,為在地留下資源,開創更多永續的可能。無論是對動物、植物、土壤、人⋯⋯他們相信,在永續的循環中,每一個角色都能發揮最大的價值,而每一個角色,都有它存在的積極意義。

舉辦自然建築工作坊,讓學員了解如何蓋出天然環保的建築。圖片來源:江慧儀 提供

他們舉辦自然建築工作坊,讓學員了解如何蓋出天然環保的建築。圖片來源:江慧儀 提供

作者

蕭紫菡

蕭紫菡,政大新聞系畢,現任《環境資訊電子報》、《故事:寫給所有人類的歷史》、《50+plus》、《人物誌》等特約記者,悠遊於文字與劇場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