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科等/與大翅鯨說好的承諾:以當代法律保護具重要文化意涵物種——還有牠們守護的古老智慧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帕斯科等/與大翅鯨說好的承諾:以當代法律保護具重要文化意涵物種——還有牠們守護的古老智慧

2023年12月19日
文:帕斯科(澳洲墨爾本大學研究員)、麥克奈特(臥龍岡大學資深講師)、固蜜兒(墨爾本大學博士候選人);翻譯:李明真;審校:孫依婷

本文特別提醒澳洲原住民及托雷斯(Torres Strait)海峽群島的讀者,文章內容包含已故人之姓名。

對澳洲東西海岸的海洋民族(saltwater people)來說,與大翅鯨有關的傳說乘載著相當重要的文化知識。已故的導師和長老哈里森叔叔(Uncle Max Harrison)告訴我們,位於東海岸的尤因族(Yuin)流傳著一個傳說,述說著大翅鯨「古拉瓦爾」(Gurawal)與人類之間的承諾。

麥斯·哈里森著書《鯨魚古拉瓦爾:我們這個時代的古老故事》(Gurawal the Whale: An ancient story for our time)述說大翅鯨古拉瓦爾與人類的承諾。圖片來源:Back to Country/Laura La Rosa 繪(CC BY-NC-ND 4.0)

傳說中,鯨魚的祖先與我們的祖先曾一同生活在祖地(Country)[1]上。有一天,鯨魚古拉瓦爾前去拜見長老,希望長老能允許牠居住在「加都」(Gadu),即大海。長老答應了,但有一個條件:古拉瓦爾必須守護海洋的傳統智慧,並在需要時帶回給陸地,就像人們守護陸地的傳統智慧一樣。

在一次的加都上升,源源不絕的海水灌入了祖地,形成巴斯海峽,讓塔斯馬尼亞成了一座島嶼,許多尤因族人感到不安。海水持續湧向平原與山脈,此時,古拉瓦爾出現了!牠吹出許多氣泡,指引一條明路,幫助尤因族人安全抵達地勢較高的祖地,履行當初對長老許下的承諾。

鯨魚以及與鯨魚的傳說,對尤因族具特殊意義,就如同許多原住民族非常尊敬澳洲野犬(dingo)並將其視為精神上的親屬。正是出於這個原因,這些部落才會呼籲澳洲政府停止定期撲殺澳洲野犬。然而,在澳洲現行的法律下,政府無法制定具有文化意義的物種名單。現在,是時候改變現況了!

大翅鯨的遷徙路徑是由牠們之間的歌聲傳唱、溝通出一條古老而神聖的「歌之徑」(songline)。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為何肯認具重要文化意義的物種?

今年9月澳洲的瀕危物種日(Threatened Species Day),澳洲政府新增了48個瀕危物種,並將此舉視為不再讓任何物種滅絕的承諾。

物種滅絕會讓後代子孫的世界變得更糟,因此,了解原生種面臨著哪些威脅,並制定保育計畫,確保牠們能生存下去非常重要。

作為原住民族生態學家,我們三人認為,對於這些具有重要文化意涵的物種,如果只在牠們快滅絕時才給予更多保護,這將讓他們無法履行守護祖地的義務。

在澳洲,原住民是「傳統看護者」(Traditional Custodian),與祖地之間有複雜的關係,許多動植物和生態群落都是原住民的親屬。我們認為,原住民有義務遵循傳承知識,守護彼此,並且負起責任,深入了解更多物種的重要性,而不是等到物種快滅絕時才去保護牠們。這並不是遵循傳承知識的做法。

1963年禁止捕殺大翅鯨後,大翅鯨的族群數量逐漸恢復,也從瀕危物種名單中除名。不過,這並不代表大翅鯨已脫離險境。

數千年以來,大翅鯨每年都會在澳洲海域遷徙。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舉例來說,被棄置海中的幽靈漁網和船隻撞擊就可能會傷害或殺死鯨魚。天然氣公司探勘海床時,爆破的聲波也可能干擾鯨魚溝通和遷徙,導致牠們無法遵循古老的「歌之徑」或遷徙路徑,也無法哺育幼鯨和分享牠們之間傳唱的歌曲。

對於尤因族等許多海洋民族來說,鯨魚被視為海裡的長老,因此絕不能放任人類繼續危及鯨魚生存。若失去海洋長老,古拉瓦爾的集體記憶將隨之消失,海洋的傳統智慧也難以延續。如果僅根據物種是否瀕危來決定資金分配和研究方向,那我們很有可能會失去有形和無形的文化遺產,以及第一民族(First Nations,此處特指澳洲原住民)擁有的物種知識。

因外界普遍認為現行法律悖離原立法目的,澳洲政府正在改革生物多樣性的法律。在此同時,原民傳統遺產保護的相關法律也可能會修正。這是把具有重要文化意義的物種納入法律保護的重要機會,不能錯失。

我們的研究呼籲澳洲政府在法律上肯認具有重要文化意義的實體,包括物種、生態系、海景和地景,並希望「傳統看護者」能正式列出具有重要文化意義的實體,並加以保護,確保未來世代與這些實體的連結不會中斷。

對尤因族等沿海族群來說,海洋及生活在其中的萬物,在文化傳承中占有重要地位。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立法只是第一步

單純修法無法保證政府會更重視原住民族知識(Indigenous Knowledge)和物種價值。加拿大的《瀕危物種法》(Species of Risk act)就規定政府在制定政策時,必須諮詢原住民族的意見,但實際上,只有不到一半的復育和管理計畫採納了原住民族知識和價值觀。

儘管法律有明確要求,但這仍只是達成目標的第一步。要實現目標,還要注意調整政策和執行方式,在傳統監護人的指導下,以符合原住民傳統的方式,管理具重要文化意義的實體。

我們澳洲人是出了名的熱愛海洋,但我們是否願意接受挑戰,在傳統監護人的指導下,保護加都祖地上的所有的物種、生態系、海景和地景?

古拉瓦爾遵守了牠的承諾,那我們呢?

註釋

[1] 澳洲原住民族以及托雷斯海峽群島民將「領域」(本文譯作祖地)喚作 Country,其意義不同於現代英文中譯的「國家或鄉村」。「領域」指的是連結的土地、海洋與河流,以及居住在其中的動植物。這份與領域的關係在祖先拓墾的過程中形成。「領域」不只涵蓋有形的家園,也包含無形的語言、律法、信仰體系、文化習俗、歸屬與認同感。

本文翻譯自三位原住民族生態學家:澳洲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 Melbourne)研究員帕斯科(Jack Pascoe)、臥龍岡大學(University of Wollongong)資深講師麥克奈特(Anthony McKnight)、墨爾本大學博士候選人固蜜兒(Teagan Goolmeer)在媒體《Conversation》的文章〈Humpback whales hold lore for Traditional Custodians. But laws don’t protect species for their cultural significance〉全文。內文網址連結皆為原文所有。

參考資料

論壇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環境資訊中心》立場。

※ 本文由行政院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補助廣告經費

作者

孫依婷

生活光影深淺中最好不過:林梢有鳥、河清有魚。想攪和著科學思維與大地涵養塑造一個「自然生態保育帝國」。

李明真

熱愛語言,也熱愛翻譯,期許能透過文字的力量,為萬物和平貢獻一己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