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的實踐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生態的實踐

2007年07月10日
作者:張君玫(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在21世紀初的今日,「生態」已然成為朗朗上口的關鍵字。「愛護生態」幾乎像是某種政治正確的標籤,一種無可否定的文化姿態,但也像所有的價值一樣,唯有在不斷實踐中趨向完成。

每年許多愛護這個島嶼的人身體力行,去進行潔淨山林和清理海灘的工作,但這也表示仍有不少人把青山綠水當成垃圾場。前2天,60位退役的傘兵空降特戰隊員,以驚險的高空垂降方式,從合歡山武嶺的狹谷中清出了總共一公噸的垃圾。已經是第4年,他們善用專業技能參與淨山活動,清出各種千奇百怪的廢棄物,除了遊客隨手丟棄的雜物,還有烤肉架、攤販架、馬桶、浴缸、甚至鋼筋和汽油桶。

而已經在台灣進行第8年的「海灘廢棄物監測」,也發現許多便利大眾生活的消費品都在汙染海洋,比如塑膠袋、保麗龍、玻璃瓶碎片、吸管、瓶蓋、橡膠、燈管,還有針筒和藥罐。

亂丟垃圾不僅是個人的公德心問題,也反映現代人隨用隨丟的生活風格,人與人之間的輕忽,地方和地方之間的剝削。都市人把垃圾帶到山林海邊、別人家的樓梯間或無人商場,台灣人用欺騙的方式把核廢料儲放到蘭嶼,後來又提議運到北韓或中國,最近則傳出要放到澎湖縣望安鄉東吉嶼,而引發當地居民抗議。實際上,發達地區把廢棄物「合法」或「走私」運到較不發達地區的事情,時有所聞。

在環境抗爭的議題上,我們經常看到一種「別在我家後院」的「鄰避」效應。在家與非家的界線之間,人們尋找廢棄物的出口--包括實質的廢料垃圾,以及精神上的腐敗惡氣。於是,人們對著萍水相逢的旅人吐露心中秘密,也目送載滿廢料的遠洋船隻開往異鄉的國度。在親密關係中疏離隱沒,在陌生聚落裡吶喊狂奔,在對生態的消費中,確認自己身為主體的幻覺。

實際上,無論是「生態」或「倫理」,都早已經帶著「家」的意涵,它們的希臘字根分別意指房舍家屋,以及聚合場所。環境不只是外在背景,更是生命的居所。而倫理,是關於群聚者共有的習俗,亦即,人們對待彼此的方式。因此,在思考環境問題的時候,不能只談人和人之間的分配與正義,而終究要去扣連社會倫理、土地倫理,乃至於更廣義的生態倫理。

在這樣的脈絡中,美國生態哲學家卡洛琳.默茜(Carolyn Merchant)提出了「伙伴倫理」的思考,一方面承認環境保育是為了人類本身的社會需要與永續生存,另一方面更深刻體認到人與非人生命之間的平等與合作。在許多原住民的文化中,其實早就認知到人類和其他物種、山川土地之間的伙伴關係。如果要談「永續」或可持續性,就不能不觸及一個全球的生命倫理。我們必須努力建立一個在生態上合理的生活方式,同時有利於人類和非人類共同體的生存。

反思現代生活高度消耗的生活方式,檢驗其中結構性的正義空缺和倫理破綻,以及近年來國際政治中無法迴避的環保議題,可以確定的是,生態議題的倫理學討論並不是學院裡的文字遊戲,而指向了我們心靈的真實景況:在日益惡化的全球困局中,人類正渴求一個重新接合文化與自然的實踐哲學。

轉載自2007年7月4日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