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閣揆就職,並沒有提出太令人驚喜振奮的宏觀願景,然而擱置爭議的主旋律,倒讓「社區主義」成了養生休息的政策皈依,因此一個多月前,還叫做「挑戰2008國家重點計畫」中的「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新官上任,就轉化成更討喜的名稱,端出了「六星(級)社區」第一道政策菜單。
所謂「六星社區」計畫,是以產業發展、社區治安、社福醫療、人文教育、環保生態、環境景觀為六個社區指標,整併為一個健康社區的綜合指標,創造所謂「健康台灣與凝聚公民意識」的共生社區。
這些東西並不陌生,因為之前分屬於各部會的「社區營造計畫」。如以行政院發言人提出的闡述,諸如社區巡守隊強化治安、社區醫師制度、發展具有社區特色產業提供在地居民就業機會,其實並未超出之前內政部的守望相助社區,衛生署的基層醫療、安養體系,以及農委會的富麗農漁村、一鄉一特色、勞委會的多元就業方案。而人文、環保與景觀,也是之前文建會地方博物館、大家寫村史,環保署社區環境改造計畫,城鄉都發體系的社區規劃師等推動的科目。這些東西的經費補助與推動是散落在不同單位、不同施政思維的公部門裡,所以疊床架屋,時而重複時而抵觸的問題層出不窮,的確需要有更高層級的統合平台。
然而,之前社區運動或社造運動的進步性,每每挑戰的就是整體政府政策的結構性問題,而這有兩個部分,一個是社區與地方政治體,一個是與中央政治體。
這次的六星計畫,如果未來仍是循「中央—縣市—鄉鎮市公所」的行政體系來推動的話,資訊、資源與經費,都將碰到「社區無法代表地方」的老問題,而最基層的社區與公所或基層農漁會的競爭或是合作關係,之間的遊戲規則為何?也已紛擾多時。因此屬於社區的、在地的「地方民主機制」的建立,是一個亟需面對,更將是充滿多重創意可能的的課題,然而,行政院卻表明因為「牽涉政治意涵」,所以並未涵蓋在六星計畫內。另一方面,而過去社區營造中已點出的中央產業政策、國土規劃、城鄉差距、環境政策、文化資產保護政策等,在進一步成為社會運動後,反遭受公權力打壓,也幾乎難以被納入官僚體制的政策修正脈絡裡,而這次推動是由行政院長層級擔任計畫總召集人,又似乎有突破的可能。
行政院自我設定的成績單,是帳面上的社區數目?是沒有化學變化的社造拼盤?還是為凝聚社會由下而上整體改革奠定厚實的草根基礎,並且從多元的社區運動中尋找新活水,對台灣社會長期陷於只追求經濟成長的迷思進行拆解與重構?社區可以做大,可以做小,可以淺碟,可以深層,六星不是指標,執政者的「格局」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