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社區大學參與社區人工溼地營造(上) | 環境資訊中心

宜蘭社區大學參與社區人工溼地營造(上)

2006年02月01日
文字/攝影:邱錦和(宜蘭社區大學宜蘭水生植物尋奇講師、台灣溼地保護聯盟宜蘭連絡處負責人、荒野保護協會溼地庇護中心噶瑪蘭站長)

本來是搶救雙連埤,將水生植物異地保存的階段性任務,意外成為濕地經營的典範──鑑湖堂水生池,這座透過大手、小手共同營建的濕地樂園,逐漸產生良性效應,讓宜蘭當地一些社區或學校也開始著手進行人工溼地的規劃。幾年來,宜蘭社區大學運用歷經失敗與成功所累積的經驗,成為許多溼地的推手……

宜蘭市鑑湖堂水生池-教學池 宜蘭市鑑湖堂水生池-教學池 宜蘭市鑑湖堂水生池-登瀛池

◎異地保存只是一個開始

回首自2001年雙連埤事件發生,宜蘭社區大學湖泊班(社)結合許多參與搶救雙連埤溼地生態的人士及團體,搶救「國寶級濕地」雙連埤,為雙連埤水草的生存權力,延續它們的生存空間,搶救水草、易地保存在宜蘭市的鑑湖堂水生池。隨著水生植物的到來,鑑湖堂吸引了更多的人潮,不論是生態工作者或中研院、日本學者等學術單位,還有鄰近的各級學校,紛紛在此研究及教學。

及至2004年初,鑑湖堂已經開挖了四個水生生態池!這個由民間出錢、出地、出力、出腦筋的濕地樂園,更凝聚了社區總體共識,不只是用眼睛、用腦子、用口述,去理解、去傳講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並採認養照顧水生池的方式,讓大手、小手一同成為親愛台灣的實踐者,從生物鏈中最底層的水生植物做起。2005年,鑑湖堂更榮獲珍古德「綠手指根與芽」亞洲教學基地。

當許多學校都來鑑湖堂進行自然課程的戶外教學,逐漸興起讓宜蘭12個鄉鎮,甚至各個國中、小學都能擁有屬於自己的生態池的願景,宜蘭社區大學湖泊班(社)開始尋找合作社區或學校,也有一些人主動表示參與的意願。

冬山華德福生態水池 員山鄉蓁巷社區自然農場生態水池

◎風華再現──蓁巷社區的自然農場生態水池

2004年初,宜蘭社區大學結合統一超商 7-ELEVEN綠色基金的協助,共同建構員山鄉蓁巷社區自然農場生態水池,便是以宜蘭市鑑湖堂水生池的施作經驗為基礎加以改良,依湖泊濕地自然生態系統,將原本了無生機的廢耕農田,打造成生意盎然的環境,收容數十種由雙連埤、五十二甲濕地等各地採集的水生植物,當蟲鳥魚蛙紛紛進駐之後,便成為生態豐富的棲地。透過水深控制與曲折水岸的設計,讓水生植物以自然方式自動劃分其生長範圍,將人力控制管理減到最低,是台灣目前最佳生態水池施作案例之一。

宜蘭社區大學溼地關懷課程

宜蘭市農會建構黎明社區生態水生植物池構想

台灣濕地討論區──宜蘭溼地

抽獎‧明信片傳情】

讀後心得分享──將鼓勵與意見回饋給這四個社區,寫下您的話以明信片寄到環境資訊協會(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請註明給哪一個社區,前五十名還贈送原生種的台灣百合種子一包,並可參加抽獎,二月底截止(郵戳為憑)。獎項有:「觀霧之美」明信片,共三組;「雪霸高山景觀」明信片,共三組;「台灣百合」明信片,共六組;解說叢書《海濱動物》一書,共二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