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前瞻:河川守護─從淡水河守護聯盟經驗出發 | 環境資訊中心
回顧與前瞻

2006前瞻:河川守護─從淡水河守護聯盟經驗出發

2006年01月27日
作者:陳健志(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

淡水河守護聯盟的成立緣起於2004年4月,時值第六屆全國社大研討會在台南舉行,北部團體有感於台南社大在河川污染巡守上投注的心力與精神,希望有朝一日能讓北部地區的河川恢復清淨,因此會後文山社區大學老師林淑英號召北台灣的社大一起來關心河流,結果得到積極回應。

民間團體6月首次聚會,來自基隆、淡水、板橋、永和、北投、內湖、南港、台北文山等八所社大和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綠色陣線協會、苦勞網等民間團體的代表聚會討論。其後又經過三個月的籌備與討論,終於在2004年10月23日北投社區大學舉辦的第一屆台北學學術研討會上,由16所社大和數個民間團體共同簽署《河流守護宣言》,並組成了「淡水河守護聯盟」,誓言為這個遍體鱗傷的河系盡一份力。

在「淡水河守護聯盟行動綱領草案」即開宗明義指出:「這個聯盟是個議題性、高開放性、高民主性的團體組合;希望逐步推動,據以形成一個長期穩定、互動密切、相互學習、對河流關懷能發揮高度綜效的社會網絡;參與的成員在協力的機制下,發展出多元的合作關係與自主特色的河流課程和行動。」

推動淡盟作為公民社會參與公共政策的試金石

淡水河守護聯盟的運作,是一個由各地社區大學實地訪查與環境導覽,組成流域志工組織就地監測當地環境,再透過聯盟建立的守護網絡。希望藉由推廣親水與關愛河川的教學與活動以及逐步的巡守推動,並與公部門互動來共同面對解決包括:稽核人力不足、政府與民間互信不足、民眾對公部門政策認知不足、河川管理權責整合不足等現況,以民間跟政府建立新夥伴關係,從瞭解水污染的結構問題、預算編列、稽核的現實困境、瞭解後續追蹤的現實困境、並形成民間良性力量來支持也督促公部門進行淡水河污染的管控與改善。

未來淡盟的發展,將以北基3縣市社區大學的河川社團及周邊社區、學校成員為對象,培力並組織河川種子教師為推動擴大下階段河川關懷做人力儲備;製作分段淡水河系污染宣導資料;調查、規劃地區步道,作為推廣各流域民眾的親水廊道;以資訊公開的原則,讓民間社群瞭解稽核、瞭解後續追蹤的現實困境,促成公部門與民間新而良性的合作平台;以淡水河守護為公民社會參與公共政策的議題,鼓勵民間及媒體多多關心生活環境議題。另外淡盟也將視野擴及到石門水庫上游集水區的管制,追蹤250億該區域治水預算的運用;以及北區污水下水道的政策監督與遊說等等。

預備在3月11、12日舉行的「全國NGO水資源會議」,淡盟將與全國各地關注河川的團體,相互討論,借鏡彼此的做法和經驗,共同研討未來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