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白話新譯:〈邶風.簡兮〉 | 環境資訊中心
詩經白話新譯

《詩經》白話新譯:〈邶風.簡兮〉

2007年11月25日
譯者:賈福相

簡兮簡兮,方將萬舞。
日之方中,在前上處。

碩人俁俁,公庭萬舞。
有力如虎,執轡如組。

左手執籥,右手秉翟。
赫如渥赭,公言錫爵。

山有榛,隰有苓。
云誰之思?西方美人。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俁」音同「宇」;「籥」音同「月」。

 

壯麗

如此壯麗,如此煇煌,盛大的舞蹈就要開始了。
日正當中;他是舞隊的領袖。

如此強壯,舞步在宗廟的中庭。
活躍如虎,他手舞韁繩如絲綾。

左手執笛,右手舉著雉羽。
臉色發亮如紅土,諸侯賜他一杯酒。

山上有橡樹,濕地有甘草。
他思念的是位西方美女,
一位西方的美女喲,是他心中的愛慕。

So Glorious
Translated by Fu-Shiang Chia

So glorious, so beautiful –
A grand dance, about to begin.
It is noon. He is the leader of the troupe.

A great dancer in the temple courtyard,
Powerful as a tiger,
He holds the reins like silk ribbons.

A flute in his left had, a pheasant feather in his right;
His tanned face, the colour of red earth.
The lord offers him a drink.

Hazelnut tree on the hill. Licorice patch down below.
He is thinking of a beautiful woman in the west –
In the west, a beautiful woman that he misses.

苓就是甘草,多年生草本,高可達80公分,主根長,粗壯;莖被白色短毛狀腺體。奇數羽狀複葉,小葉7-17,卵形或寬卵形,長2-5公分,寬1-3公分,先端極尖或鈍,兩面有短毛及腺體。總狀花序腋生,花密集;花冠淡紫菫色。莢果扁平,鐮刀狀,外密生刺毛狀體。分布於內蒙、甘肅、新疆、東北、河北及山西等地。

苓就是現今的甘草,音義均同「蘦」,《本草綱目》和《爾雅》都稱「蘦」。甘草多產於乾燥且排水良好的地方,〈唐風‧采苓〉指出採苓在首陽之顛(丘陵上部),頗符合甘草的生態習性。但〈邶風‧簡兮〉之「隰有苓」,如解「隰」為下濕之地,則甘草根必腐爛;「隰」對應「山」,宜解為「較低下的地方」,且生育地未必潮濕。

山西民眾常摘採甘草嫩草和麵蒸食,說其味甘如飴,《詩經》之採苓可能亦供為蔬菜之用。其粗大的地下莖(根)乾後顏色極黃,有特殊之甘味,為中藥有名之緩和劑。台灣的檳榔攤多以甘草片摻在檳榔中招徠顧客。

「苓」或解為「蓮」,如《李善注》:「詩傳曰『苓』,古蓮字也」,以詩中「隰有荷花」句可為佐證。如此,則「邶風‧簡兮」篇「隰有苓」和〈唐風‧采苓〉篇「采苓采苓,首陽之顛」,就可解為「生長在山頂湖泊或局部凹下窪地中的蓮花」。(本段植物解說文字摘錄自林業試驗所潘富俊研究員著作《詩經植物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