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酸化 珊瑚礁可能在2050年消失98%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海洋酸化 珊瑚礁可能在2050年消失98%

2007年12月19日
摘譯自2007年12月14日外電;陳維婷編譯;莫聞審校

珊瑚礁的生物多樣性。圖片來源:Wikipedia科學研究警告,溫室氣體日益增加,可能導致全球珊瑚礁盡數滅絕的後果。《衛報》報導,在2050年,世界98%的珊瑚礁棲地很可能因為海水過於酸化,而讓珊瑚無法生長。

本項研究的科學團隊由英、美、澳洲的科學家與聯合國及世界銀行的代表共同組成,他們對於上述結果均感到相當憂心。因為珊瑚礁是各種魚類及海洋生物的重要棲地,在許多仰賴漁業的地區,珊瑚礁消失將造成災難性的影響。此外,失去珊瑚礁後風浪會更容易摧毀海岸線,並導致觀光收入銳減。根據預測,澳洲大堡礁將會是第一個遭受衝擊的區域。

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每年有200億噸被海洋吸收。海水因此幫助減緩大氣中的溫室效應,但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形成碳酸,使得海水的酸性增加。由於珊瑚骨骼成份為碳酸鈣,在充滿碳酸的海水中會溶解,除了讓珊瑚容易破碎,還會抑制珊瑚生長,在魚類啃食或其他自然侵蝕後也難以復原。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於《科學》期刊,研究團隊利用電腦模式,預測未來海洋中碳酸鈣存在的情形。如果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維持在目前的濃度(380 ppm),碳酸鈣能穩定存在於海水中,珊瑚得以繼續生長。但是二氧化碳濃度未來若超過500 ppm,模式預測全球溫度將升高攝氏3度,海水酸性也會大幅增加,導致絕大部份的珊瑚死亡。

世界其他首當其衝的大型珊瑚礁區域還包括:

菲律賓——珊瑚礁同時受到污染、伐木造成河川沖刷、炸魚等破壞,是世界受威脅最嚴重的珊瑚礁之一。

幾內亞灣——在西非海岸的4個島嶼間擁有約20平方公里的珊瑚礁,由於海岸開發與開採珊瑚飽受威脅。

巽他群島——太平洋珊瑚礁三角帶之一,擁有種類眾多的珊瑚,遭破壞性漁撈及珊瑚礁魚類貿易破壞。

南馬斯克林群島——環繞南印度洋模里西斯、留尼旺和羅德里格斯島的珊瑚礁,受蔗糖工業與農業發產威脅。

參考資料:英國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