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打造海洋科技產業基地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青島打造海洋科技產業基地

2008年01月01日
摘錄自2008年1月1日工商時報青島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全球的產業競爭,隨著陸地資源逐漸枯竭,未來新的經濟希望將朝海洋產業發展。中國大陸沿海各省市,近年來,不約而同都希望借重科技力量來振興海洋產業。

三面環海的青島市,本身發展海洋的條件優越,加上當地的大學與海洋科研機構眾多,都可作為發展海洋科技產業的後盾。就以今年來說,11月初就有國家海洋儀器裝備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在青島揭牌。這項海洋產業化計劃,是科技部批准的第一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更是海洋儀器裝備領域首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1月底,這項計劃就已完成前期規劃和評審,並預計2008年進入全面建設期。

除了海洋儀器設備國產化上努力,青島還積極推展海洋特種材料基地的建設,包括深潛設備的關鍵零組件所使用的材料替代進口,還有國內獨特的深海探測、鑽井平台、深潛設備等特種海洋材料生產基地,帶動青島及其周邊在此領域形成產業鏈。

不僅在海洋設備相關領域上,青島已逐漸成為大陸的研發與生產重鎮;海洋水產種苗方面,青島國家海洋科研中心水產種苗產業化示範基地,就是負責培育優質水產種苗,發展種苗產業。位於青島即墨鰲山衛的國家水產種苗產業基地,就是當地國家級的海洋產業示範化基地之一。這個仍在持續擴大的基地,至今已有高溫海帶、鮭魚、黃海一號對蝦、牡蠣在基地進行實驗。

未來水產種苗基地全部完工後,將成為大陸規模最大、科技水準最高、產業化程度最高的水產種苗基地,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科技成果,將從這裡走向大陸各地的水產養殖市場。

經過市政府、科研機構與企業共同的努力,近年來,青島的海洋經濟都保持年平均成長率20%的速度,2006年的產值達到860億元,重點海洋產業包括海洋藥物及製品、海洋新材料、海水淡化等都已具備一定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