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氣象傳奇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訊

台灣的氣象傳奇

2008年05月11日
作者:洪致文

從小,我對氣象就有莫名的著迷。總是在晚間新聞時段,等著看中視新聞結束前馮鵬年主持的中視氣象台,聽著解釋天氣圖的配置,以及富有深意的氣象諺語;同時,也在希臘民謠的樂聲伴奏下,關心著明天基隆彭佳嶼海面,還是成功大武沿海的天氣狀況。當有颱風來襲時,我更常高興地剪著《國語日報》上的衛星雲圖與天氣圖,甚至還用描圖紙自己畫著一個又一個的颱風。

上了大學後,在天氣實驗室裡打工,能親手印出許多即時觀測的衛星雲圖,那更是熱血沸騰的興奮。在當兵階段,我很幸運地在空軍基地擔任氣象官,進一步地在每日的測報任務中,體驗實際的氣象觀測工作甘苦。

由於對氣象的愛好,我選擇了大氣科學系就讀,並就這樣一路唸到博士,也繼續在大學裡授課。但是,我總覺得大部分人對於氣象,還是把它歸類於應用科學的範疇,較少從社會人文面來探討。過去幾年,我在氣象的研究之外,持續不斷地關心鐵道文化,甚至把這個大眾認為「只不過是個交通工具」的火車,推廣成更大範圍的文化關照。我常想,氣象也是一樣,它絕對有在人文方面的特色,以及得以被當作文化資產來的角度。因此,促成了《台灣氣象傳奇》的寫作緣起。

在過去走訪全台氣象站的行腳中,我深刻地體會到在美國讀博士時,指導教授柳井迪雄(Michio Yanai)一再強調的,做科學數據分析前必須謹慎理解資料來源的提醒。在電腦科技進步,資料獲得相對容易的情況下,我們這一代人已經漸漸失去真正的科學研究不能缺乏實地踏查功夫的態度。在我們分析研究氣象數據時,如果沒有謹慎理解資料獲得的來源與方法,或者真正到現地踏訪過,可能會有許多錯誤的想像與推論。這是非常可怕的科學研究態度,卻也是很容易犯的誤失。我的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海洋學家大衛.哈本(David Halpern),每年都要出海許多次觀測海洋的變化,他對我的訓練,同樣也是這樣的殷殷提醒。

在整理台灣各地氣象站發展歷史的過程裡,我更清楚地體認到,台灣的氣象觀測史,就像它在近代史中的流離身分一樣,歷經許多不同政權與時代的變遷。於今看來,在台灣這塊土地上,也就是有這些氣象人員的努力,才有一連串超過百年的氣象數據得以分析。這些台灣的氣象紀錄,始自清代由英國人所開啟的稅關與燈塔氣象觀測,再到日本領台時期台灣總督府測候所的各式紀錄,以及戰後陸續建立更完整的氣象局觀測網。台灣的氣象觀測,是在台灣人、日本人、英國人、清國人與中國人的努力之下,才有今天這樣的成績。

綜觀過去100多年,儘管台灣島內政權更迭,從事氣象觀測的目的各異,甚至氣象人員的政治態度與國籍也不同,但這就是台灣的縮影:開放的海洋國家,在各種歷史、文化的交融之中,發展出獨有的特色。台灣的氣象文化在過去較少被關注,各地測候所發展的政策背景、城鄉背景,甚至建築技術背景,也都很少被提及。《台灣氣象傳奇》嘗試從各種不同的角度,跳脫出科學的單一思維,以社會人文的觀點切入分析與介紹,將台灣各地測候所的發展背景與源由,配合科學的理解與認知,提供氣象與人文背景間的對話。

越是理解這些氣象資料是怎樣觀測而得,也就更感激所有在這過去百多年來,維繫氣象紀錄的人們,如何不畏風雨、酷熱與嚴寒,在每個氣象站或測候所努力。因此,在這本書的許多角落,我特別把他們灌注生命所記錄下的氣象數據畫了出來,也算是向這些氣象人員致上的小小敬意。

對我來說,儘管這並非我的第一本,卻是以氣象為主題的第一次。在這過程當中,因為在大學教書的機緣,許多生命中曾經接觸過的朋友,竟也在巧妙的安排下重新相逢,一再讓我彷彿有回到書寫第一本書時的情境。

作家朋友蘇偉貞,跟我一樣是同年進入學校的「新人」。在我十多年前出版《台灣鐵道傳奇》得到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時,是她第一個打電話通知我的。之後我們多次電子郵件往返,直到在學校裡再相見,都是難得的機緣。我們一起在教學上互相鼓勵,也一起分享課堂上的奇聞,在冷冽陰霾的山上,經由她安排,幾次作家們的山中野宴與博物館漫遊,增添了許多難以忘卻的回憶。

另一個奇遇,則是楊祖珺。因為從朋友處收到她轉寄來保存陽明山山仔后木造宿舍群的信,意外地知道原來我們在同一個大學任教。十多年前當我的第一本書出版時,與楊祖珺的《玫瑰盛開》一書,由同樣的出版社在幾乎相同的時間推出,於是,不管是報紙上的書評或廣告,還是各種宣傳DM,我的書都與《玫瑰盛開》擺在一起。也許,這就是一種緣分吧!當我在民歌的演唱會上,聽到楊祖珺現場演唱「美麗島」時,真的有莫名的感動。在我為了拜訪東吉島氣象站而跨越台灣海峽黑水溝,為了前往彭佳嶼氣象站而往北方三島而去時,心中一直想起的,正是這首當年的禁歌「美麗島」:

婆娑無邊的太平洋,懷抱著自由的土地,溫暖的陽光照耀著,照耀著高山和田園。我們這裡有勇敢的人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我們這裡有無窮的生命,水牛、稻米、香蕉、玉蘭花……

這些在我身邊重現的寫作氛圍,彷彿是當年寫第一本書時所經歷的人事物,也讓我再一次體認到,寫作最大的快樂,就是在下筆的剎那。這幾年,我似乎忘記了寫作是件愉悅的事,因為,要寫的太多,能用的時間太少,於是珍惜每一個下筆的機會,忘記了原來書寫的本身,就是輕鬆與快樂的事。

《台灣氣象傳奇》,我不再像過去一樣一個一個字用電腦打出,而是回到最傳統的紙筆書寫。當回到最初始的紙筆書寫,也找回了當年寫作的感覺。有時回頭看年少時寫的書,總想讓它們隨著時間絕版而消失。畢竟,人往往害怕面對自己青澀的過去,因為那裡有太多不完美的遺憾;但十多年後,許多次再翻閱那些十幾二十歲時寫的文字,卻又想起那個純真的年代,那單純與天真地想要替這個時代、替這個生長的鄉土,記錄下一些什麼的最初想望。

有時想,這麼多年來,花了國家社會的資源唸到大氣科學博士,實在需要把這方面的知識做些貢獻。這大概就是我寫《台灣氣象傳奇》的另一層因素吧!不過更重要的是,當我越加深入了解這百多年來氣象人員的努力,而維繫了台灣的氣象紀錄時,就更體認到有責任要把這段歷史整理出來,也算是我對氣象的一點貢獻。

在這本書最後的收尾階段,接獲了周明德前輩來信告知總督府氣象台時代之岡四四亥技師過世的消息。岡先生是二次大戰後到中華民國政府轉進來台期間,留在台灣協助氣象業務的留用日人之一。岡先生的名字相當特別,因出生於明治44年歲次辛亥(辛亥革命之年),因而叫做岡四四亥。他在總督府氣象台時代,曾任予報課(預報課)課長,在戰後政權交替的階段,留在台灣繼續協助天氣預報與颱風警報發佈等氣象實務。在當時,中國來的接收官員,因為長期戰亂而缺乏氣象專門技術,連要找能畫天氣圖者都不容易。岡先生以豐富的氣象知識,留在台灣協助並指導、教育一批台籍氣象人員,奠定了日後台灣氣象漸上軌道的基礎。岡先生為台灣總督府氣象台所留下的龐大資料,協助編撰出的《台灣氣象資料大全》,更是珍貴的氣象經驗傳承史料。

像岡四四亥先生這樣曾在台灣總督府氣象台任職的員工,於戰後組成了「台灣氣象會」,就像鐵道部員工組成的「台鐵會」、台灣電力員工組成的「台電會」一樣,凝聚了這些曾在台灣工作的氣象人員。台灣氣象會發行有《北回歸線》會誌,記載許多當年在台灣各地測候所工作的甘苦回憶。隨著這些戰前氣象從業者的年紀漸長,《北回歸線》發行了6集與1本特集後終止,老一輩會員也一一凋零。

我還是希望台灣氣象的歷史中,他們的努力是不會被忘記的。當然,最後我還是期待台灣的氣象文化,能夠藉由《台灣氣象傳奇》的起頭,開始受到國人的重視,並且能被後輩傳承下去,也希望台灣的人們,能夠在經濟發展之餘,關心我們周遭的環境,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台灣,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台灣氣象傳奇》    《台灣氣象傳奇

  • 作者:洪致文 
  • 出版社:玉山社  
  • 出版日期:2007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