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外來種防治教育計畫 主題專文 | 環境資訊中心

2008外來種防治教育計畫 主題專文

首頁計畫簡介種子教師研習營教育專刊教案下載活動報導站站相連


主題專文


外來種就在我們身邊
作者:蘇柏維、蔡依伶
火蟻大小近10幾年來,過度專心於發展的台灣面臨許多始料未及的問題。除污染和資源不當使用,現在又多了新課題「外來種入侵」。這個名詞對許多人來說可能已不新鮮,許多專家學者也時常提出警訊,或許有人會問:真有那麼嚴重嗎?其實,我們每餐所吃的蔬菜水果,在花圃中耀眼亮麗的植物,可能都是外來種。
 
簡單地說,外來種就是某種生物物種在某些原因之下遷移到他原來活動範圍以外的地方,並有機會就地定居。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外來種非常多,拿來食用的大蒜、芒果或草莓,這些都不是台灣原有。另外,一些拿來裝飾後院美麗的香草植物如薰衣草、香蜂草或檸檬香茅等都是「阿多仔」。
 
原本,這些遠來之客只要能與在地物種和平相處,本不造成問題,真正引爆危機的是這幾年一再提出的「外來入侵種」。外來入侵種除會遷移定居,還會為了族群生存而侵占其他生物的生存權,降低其棲地的生物多樣性。
 
雖只有少數外來種會成為對台灣環境造成危害的入侵種,但入侵種只要一有機會,隨即就可憑其優勢,開始大量繁衍,造成難以收拾的後果。因此,防治的重要性遠大於事後的補救措施。
 
從過去經驗得知,許多外來入侵種的問題,不少是起因於一般民眾的無「心」之過或放生,福壽螺原本引進作為食材,不被市場接受後,隨意丟棄於稻田;水族箱裡的琵琶鼠魚,遭飼主棄養,美其名為「放生」,但目前卻佈滿了包括高屏溪、冬山河等台灣重要河川。為防止更多外來物種繼續危害台灣本地的生態,將外來種議題帶進環境教育環節,顯得格外迫切。
本文節選自《外來種就在我們身邊

外來種的生態危機─動物篇(上)

福壽螺的教訓
福壽螺福壽螺是台灣非常知名的外來種動物,福壽螺的故事,直接提醒人們外來種的危害!早在1979年,福壽螺就從原產地南美洲阿根廷,悄悄登入了台灣。一位商人將福壽螺引進台灣,認為可以養殖,接著販售食用。當時,很多人瘋狂搶購,認為飼養福壽螺可以發財,一個母螺曾經喊到800元!可是,福壽螺卻不符合台灣人的胃口,很多福壽螺紛紛被棄置農田、溝渠。
 
福壽螺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強,無論是乾旱、惡劣的水質,都難不倒牠們。福壽螺繁殖力強,一次可產下300多個卵!最糟糕的是,台灣沒有牠們的天敵,所以不久之後,農田處處可以見到牠們的身影。
 
福壽螺可說「見青則吃」,水稻、茭白筍、芋頭……通通不放過。農民開始用「三苯醋錫」來防治福壽螺,不料,福壽螺沒消滅,卻殺害了很多無辜的原生水族,也造成人類中毒,產生視力減退、指甲脫落等現象。最後,「三苯醋錫」被政府禁用,直到今天,福壽螺的問題仍無法解決!
 
紅火蟻大入侵
紅火蟻的蟻丘前幾年,紅火蟻的新聞躍上版面,紅火蟻原產於南美洲,可能是混在進口的園藝植物土壤中,「偷渡」到台灣。牠們會吃光植物,對農業造成嚴重傷害,還會攻擊家禽、家畜,甚至造成死傷,當然也會叮咬人類!
 
此外,紅火蟻甚至會引起公共安全危機!因為牠們常侵入電器設備中築巢,例如電表、電話總機箱、交通號誌機箱等,造成電線短路,在美國也造成驚人的損失。
 
強勢的紅火蟻,也可能造成原生種螞蟻滅絕,甚至攻擊野生鳥類、蜥蜴等小動物,對自然的危害不可小覷。紅火蟻體型雖小,造成的危害可是一點也不小!
本文節選自快樂動物電子報   
 

外來種的生態危機─動物篇(下)

背棄養的岩鴿
鴿子大部份的人都叫牠們是鴿子,有些人還會戲稱牠們叫「粉鳥」,當初這些岩鴿是被引進來做訊息傳送的郵差,爾後台灣盛行賽鴿活動,這些岩鴿就被大量飼養做為比賽用途,飼養的數量多了,總是會有逃離或棄養的情形產生,所以現在在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牠們在戶外獨立生存的身影。
 
這些逃出的岩鴿開始在台灣穩定的生活,牠們找到了許多跟還未被馴養時的野外生存環境一樣的地方,就是高樓大廈,這些高樓大廈,看起來跟野外的懸崖峭壁一樣,很適合牠們繁殖及棲息。平時岩鴿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傷害,也不會影響其他的生物,不過我們只要仔細注意,會發現牠對我們日常生活環境,其實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牠們常築巢或棲息在我們的窗台前面,羽毛以及乾掉的糞便灰塵,都會經由窗戶,大量的飄進室內,很容易傳佈病菌以及造成過敏,另外對於那些原來生活在公園綠地及平原的珠頸斑鳩及紅鳩來說,這些岩鴿體格實在太強壯了,許多原來覓食的區域都被佔據了,使得斑鳩找東西吃的地方少很多,影響牠們生存的條件,生活變的比較辛苦。相近似影響的外來種鳥類還有八哥等等。
本文節選自常被忽略的外來種生物

 外國甲蟲引爆蟲蟲危機

作者:徐渙之(六足工作室負責人)
暗藍扁騷金龜;圖片來源:台灣的甲蟲部落格近幾年來,台灣受到日本哈蟲文化的影響,掀起了一股甲蟲熱,業者除了自日本引進甲蟲王者集卡遊戲機,更不斷「偷渡」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甲蟲活體,似乎正好滿足國小自然教學養昆蟲做功課的需求,小學生集卡或養「外國甲蟲」已變得十分普遍。5年前,全台昆蟲應只有個位數,現在已增至一百多隻。
 
雖說集卡遊戲機合法且具教育功能,但學童花了大筆鈔票,所學到的僅是一些「外國甲蟲」的名稱,而對生活週遭應該認識的本土甲蟲,則所之無幾,何況遊戲內容從頭到尾盡是甲蟲搏鬥的畫面,對小朋友而前,未嘗不是一種暴力灌輸,正面價值十分有限。
 
目前市面所販售的「外國甲蟲」其實每有一隻是合法進口的,也沒有一種能確保不會危害本土的生物多樣性。如果家長或老師不知這些外來物種既不合法且會破壞生態,任由小朋友去購買飼養甚至野放,所造成的負面影響該由誰負責?當然,動植物防檢局等把關的主管機關不能再視若無睹,教育局也必須負起宣導的責任。昆蟲是很好的教材,飼養昆蟲的技術固然重要,自然倫理的傳授更不容忽視。
 
昆蟲善於飛行、繁殖量大、世代短、適應力強,一但偷渡成功,便可以快速擴散,造成災害。目前所引進的甲蟲,幼期皆以腐木或腐土為食,若在野外立足,不易被發現,成蟲不直接危害農作物或攻擊人畜,通常不被當成害蟲看待,因此也就置之不理。
 
在外來種甲蟲犯台的黑名單中,暗藍扁騷金龜(Thaumastopeus shangaicus)算是比較廣為人知的一種。這種甲蟲在短短數年內,隨著寵物甲蟲的引進,已經大量遍佈嘉義以南的平地和中低海拔山區,由其幼蟲的兇猛、食量大、以及雌蟲的多產,不難推斷與其食性相近的本土甲蟲已經遭受嚴重的排擠。看來繼福壽螺、福壽魚之後,台灣又多了一種福壽蟲。
 
讓學童飼養昆蟲具有寓教於樂的功能,但絕對不能忽視生態保育的嚴肅面。


防治紅火蟻入侵之道 

整理:環境資訊中心
在2004、2005年間,校園發現入侵紅火蟻事件頻傳,原分布於南美洲的入侵紅火蟻已入侵國內的校園並造成危害,各級學校可採取什麼樣的防治作為呢?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黃基森在《市師環教季刊》第59期中的論文中提出,紅火蟻的防治步驟與策略,以下為論文摘要:
 
原分布於南美洲的入侵紅火蟻已入侵國內的校園並造成危害。經調查得知,由於校園進行綠美化工程,而造成紅火蟻入侵的機會。在確認紅火蟻入侵校園後的五個處理步驟包括:界定範圍、緊急應變措施、預防與施藥處理、教育宣導及監測等工作。對於學校被列為紅火蟻危害高風險之地區,由於學童對殺蟲劑容忍度低,因此,在美國德州法律規定校園紅火蟻的防治必須採用整合性蟲害管理,其中殺蟲劑的使用必須由領有州政府核發執照之專業人員為之。
 
在澳洲防治紅火蟻則採用社區聯防的策略,同時選用對環境友善的殺蟲劑產品,而有效達到防治紅火蟻的目標,也減少對環境及生態造成的危害。因此,防治校園紅火蟻的專業人員除了認識紅火蟻生態及危害外,更須完全瞭解殺蟲劑的特性,才能適時、適地、適量及在安全、有效與經濟的原則下進行防治工作,同時建立一個安全、健康的校園環境。

外來種的生態危機─植物篇 

布袋蓮

布袋蓮是一種大家以為是本土植物的物種,當初它是為了紫藍色的美麗花朵觀賞而被引進台灣種植,因為很適應台灣的環境,還有繁殖力強,它可以靠種子及分株來繁殖,繁衍快速,佔據水面的所有空間,使池沼的水面壅塞,讓沈水性的水草沒有辦法接受到陽光,慢慢地,水草就會死亡。

因為布袋蓮在世界各國危害很嚴重,台灣也學習其他國家一樣,引進了兩種布袋蓮象鼻蟲及一種布袋蓮螟蛾,來減少布袋蓮佔據池沼河道的情形,這種方法,就是大家常聽到的生物防治法,可是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布袋蓮象鼻蟲及布袋蓮螟蛾對台灣來說也是外來種,或許這二種蟲抑制了布袋蓮的生長,可是,牠們也很有可能對我們的環境造成危害。因此為了消滅外來種而引進新的外來種,是很危險的。

類地毯草
並不是每一種外來種在台灣都一定會過得很好或成為強勢的種類,這種類地毯草是日據時代從國外引進的植物,用來做草地美化的植物,雖然適應力也不錯,可是如果沒有人為的維護,它還是會被台灣原生種的五節芒慢慢地佔據它生活的土地。看起來這種類型的生物應該不會對我們的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你是這樣想,可能把情形想的太簡單。

舉個例子,高爾夫球場的草皮是一類叫百慕達草的植物,這類植物是狗牙根及非洲狗牙根雜交產生的新種類植物,這種百慕達草在台灣環境下,蟲害很多,必須常噴藥殺蟲,這些藥物對環境的很多生物都有害,也成為污染地下水源的因素之一。百慕達草本身雖無法危害本土植物,但因人類想要它安穩的生存,就會作出危害本土物種及環境的行為,地毯草、韓國草等也會發生類似的情形。

 本文節選自《常被忽略的外來種生物


工作假期與外來種

移除外來種生態工作假期對許多人而言仍是新奇的名詞。簡單來說,利用個人假期時間,從事生態工作,而達到服務在地的效益,就是生態工作假期。志工在從事生態工作假期活動中,除了服務自然,更打破平日對大自然走馬看花式的浮面印象,進一步以自然為友、為師,成為在各地散播環境關懷的種子。
 
首先,它提供參與者和自然互動的新奇方式。生態工作假期的任務通常不困難,例如在生態水池中拔除外來種,僅是簡單的勞力付出,然而,在生態志工的帶領下,大家邊「工作」邊觀察池內的動植物,浮出水面呼吸的金線蛙,在葉片上歇腳的葦迪細蟌,台灣萍蓬草鮮艷的黃花和紅果…等。
 
台灣特有種萍蓬草(果實)與外來種水蘊草此外,它營造了參與的特殊意義。工作假期的參與者不再是純休閒、消費的遊客,而是提供服務的「志工」。活動前、施作中,工作人員和生態老師會一再強調講解施作對當地的生態意義,也許是修復,也許是維持生物多樣性等。
 
最後,工作假期也為參與者提供了生態遊憩功能:自然導覽、生態遊戲等都視參與者的屬性加入在方案中,引發參與者對自然的愛好。志工黃瑞華表示自己平日看到不認識的花草,查詢到名字就很滿足了,但生態工作假期中有專業的導覽,才讓她深入了解不同植物不同生長習性,各有其地域適應原因。身為國小教師的志工陳香吟表示因為教學需要,常流覽植物相關書籍,但當天深入淺出的導覽,幫助她未來能用更有趣的方式和小朋友轉述相關知識。

外來種生物對環境之影響

作者:陳超仁(農委會林務局)
布滿外來種的生態池人類是生態系的成員之一,與生態系之各物種共用地球資源,各種生物及生態現象不僅促進地球生態系之平衡,其所形成之維生作用,並提供人類及萬物生存不可或缺之物質,生態系之穩定有賴多樣性之生物,發揮其各司之功能,因此生物多樣性之維持實係地球生態及環境穩定之根本。然而近來因人類對自然環境的過度利用及不當之措施,使得生物多樣性快速喪失,此一事實已是國際間最大生態環境災難重要議題之一。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原因雖多,但其中「引進外來物種」是生物多樣性消失之重要因素之一。最近外來種生物的問題成為熱門話題,因其一旦成為入侵種,對生物多樣性之影響極大,因此「生物多樣性公約」中之第8條亦特別提到,每一締約國應盡可能並酌情「防止引進、控制或消除那些威脅到生態系統、生境或物種的外來物種」。
 
未受干擾之自然環境中原有很多原生之生物,因為外來種的入侵而霸佔棲地,使多樣性基因降低而成為單一或少數外來種生物。目前國內有許多外來生物已於自然界中自然繁衍,對環境造成影響,如南部的田野很多都被小花蔓澤蘭覆蓋,嚴重影響原生植物之生長;非洲鳳仙花也是常見之外來種,已廣泛分布並霸佔原生植物之地盤。中海拔山上之毛地黃,也是強勢的外來種。南部生長的香澤蘭生命力十分旺盛,只要荒地或道路地上有裂縫,其種子就可以發芽生長。昭和草的種子和小花蔓澤蘭、香澤蘭都是菊科植物,種子隨風飄散,擴張極為快速。南美蟛蜞菊和大花咸豐草生長速度極快,也會對原生種造成影響,大波斯菊是在野外也漸蔓延,而馬櫻丹被用作蜜源植物,均在野外漸成為強勢種。
外來物種植物已對台灣生態造成極大之威脅,治本之道仍須社會大眾共同配合進行預防與防治,外來生物對生態系之影響日益顯現,而人類之行為卻是外來物種拓展快速之主要原因,因此,要解決外來生物對生態系造成之影響衝擊,只有從建立社會大眾之共識做起,才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向外來種說不

作者:余欣怡、黃基森
研究人員在田間進行藥劑試驗,希望能找出有效控制外來種入侵的化學藥劑。近幾年外來物種帶來自然環境與人類健康問題未曾短暫停歇過,如1987年登門入室的登革熱,隨之發生的口蹄疫、禽流感、SARS等尚未揮去,又來了入侵紅火蟻,這些外來物種不論大或小均已帶來人類生存的威脅和考驗。
 
由於貿易發達與交通的便利及民眾對於新鮮物種的好奇與佔有慾,有意或無意間的引入行為,使外來種快速且大幅增加。在人類行為與態度方面,國人放生的文化遠從棄養犬隻而成為流浪狗的歷史已經很久了,但隨之而起飼養寵物的風氣,加上不當的放生與任意野放的行為,已使得外來種的問題變得日益嚴重與複雜。
 
早期的外來種引入,有不少著名案例是因為民眾的無知所造成的,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就是最好的寫照。而現今的外來種防治,則需要大家的配合,包含杜絕走私,不飼養、放生外來種,最重要的監測與通報系統則得發揮「全民參與」的八卦精神來協助。
所以有開放的資訊與積極的教育推動就顯的非常重要。當然防檢局每年舉辦各種說明會、展覽會、兒童夏令營、種籽人才訓練、小學教師研習等活動,及利用各種媒體包含書報雜誌、網路等進行廣告宣導。譬如「台灣外來種資訊網」和「台灣入侵種生物資訊」都提供完整、正確又易懂的資料給民眾查詢與提供通報的管道。
 
在全球化的世代中,頻繁的貿易與交通帶來了方便同時也引入了問題, 「外來種」就是其中一項無法避免的文明災害。 如何有效的面對且進一步去減低它的傷害,是所有人應關心且具備的知識,在經濟與政治掛帥的台灣社會中,尤其考驗著每一個愛台灣的人。
 
 

指導單位:  主辦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