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七家灣溪外 櫻花鉤吻鮭 首度移地繁殖成功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除七家灣溪外 櫻花鉤吻鮭 首度移地繁殖成功

2008年07月26日
摘錄自2008年7月26日中國時報苗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近年在司界蘭溪、南湖溪移地復育台灣櫻花鉤吻鮭,日前傳出研究人員日前在司界蘭溪發現新的台灣櫻花鉤吻鮭族群,數量約80-90尾,這是除七家灣溪外,台灣櫻花鉤吻鮭首次在其他溪流初步繁殖成功,讓研究人員相當振奮。

全世界的洄游型鮭魚不論公魚或母魚,完成繁殖後會全部死亡,日本的陸封型鮭魚也是如,但雪霸國家公園發現,台灣鉤吻鮭卻有近10%存活下來,能進行第二次繁殖,相當特殊。 雪霸處武陵管理站主任廖林彥說,存活下來的台灣櫻花鉤吻鮭其特徵都是體型較小,至於為何能存活下來?原因還不清楚,初步推測有可能是台灣的四季氣候變化不明顯,即使冬季仍有食物來源,或是台灣櫻花鉤吻鮭的免疫能力較強、DNA有特殊之處等,有待未來進一步研究。

大甲溪上游的七家灣溪流域是台灣櫻花鉤吻鮭的唯一棲地,雖歷經多次颱風破壞,在雪霸處十多年來積極保育下,族群已漸趨穩定,但數量仍只有2000尾左右。雪霸處在完成台灣櫻花鉤吻鮭的人工繁殖技術後,最近兩年放流近千尾到司界蘭溪、南湖溪中。為便於觀察,雪霸處台灣櫻花鉤吻鮭生態中心在這些放流的台灣櫻花鉤吻鮭的鰭上做記號。研究人員上個月在司界蘭溪中陸續發現身上沒有記號的櫻花鉤吻鮭,證實是一群新的櫻花鉤吻鮭族群,代表之前放流的已繁殖出第二代。

主導復育計畫的武陵管理站主任廖林彥說,司界蘭溪與南湖溪鄰近七家灣溪,以往也曾是台灣櫻花鉤吻鮭的生活流域,但早已絕跡。前年放流的鮭魚經颱風侵襲後,大都被沖走了,可能是去年的颱風造成攔砂壩損壞,有利於鮭魚生存。

廖林彥指出,南湖溪也有觀察到放流的台灣櫻花鉤吻鮭順利存活,但尚未發現新的族群,初步看來,司界蘭溪似乎較適合台灣櫻花鉤吻鮭復育。雖然台灣櫻花鉤吻鮭已在司界蘭溪初步繁殖成功,但還必須要通過颱風的考驗,才能確定族群是否能穩定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