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盟講座】賴青松主講:尋一個可以稱作「故鄉」的所在 | 環境資訊中心

【綠盟講座】賴青松主講:尋一個可以稱作「故鄉」的所在

啥麼?日本碩士在種田?回鄉歸農是流行、社會運動,還是?
誰能認證「有機米」?我們只是希望吃「自己種的米」!
誰知道溫文儒雅的青松,年少時期是走街頭的環保戰士、民主戰將?
他又是怎麼從共同購買的銷售者變成第一線的農夫?
一切的一切,參加環保社、投入環保運動、消費者運動、
回鄉種田……攏是為著欲找著心內ê故鄉、心靈ê歸屬。

主講人:賴青松,1970年生,新竹市人。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士、日本岡山大學法學碩士。曾擔任綠主張共同購買中心(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前身)副總經理、穀東俱樂部田間管理員。著有《從廚房看天下》、《走過阪大地震:災後重建的一千個日子》、《青松ê種田筆記》等書。
講題:尋一個可以稱作「故鄉」的所在
引言: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執行秘書 陳威志 
時間:下晡2點-4點 (敬請於1點55分前進場) 
地點:Youth hub (台北市忠孝東路一段31號一樓 ,板南線善導寺站6號出口)
地圖資訊及交通 http://www.youthhub.tw/exchange/exchange_location.php
費用:酌收費用50元

我認識的青松        陳威志

2001年初春,猶是大學生的我,在宜蘭田邊與青松初次見面。那時他剛結束在台北「共同購買」的工作回到宜蘭;一邊做翻譯工作,一邊開始嘗試回到鄉間生活。我們搖曳在庭院中的盪鞦韆,小屋中傳來王宏恩的歌聲,原野遼闊的聲音透露了青松歸回田野的想望,我似乎也在心中觸發那麼一點關於「歸屬」的期待。

2001年夏天,政大台文社、台大大新社與法商青年社一起下鄉到宜蘭,那時WTO的議題正熱,一群血氣方剛、摸不清頭緒的少年人,在青松安排下,參與農事、參觀養雞場、育苗中心,嘗試著了解農村與農業,猶記番麥田裡奔跑跌跤的狂放與狼狽;回台北時,學弟滿足地抱了一袋「青松米」,這些影像,至今猶深印腦海。而原本不開伙的年輕小夥子硬是為此辦了幾次「吃會」。

賴青松是我台文社的跨校學長,現在的他充滿著溫順、和藹可親的感覺,但聽說他的大學時代也是相當「衝」;在跟學校同學宣傳反後勁五輕時,持保留態度的同學說「那我們要開車就要用油啊?不然要怎樣?」,他激動地回答:「就都騎腳車好了、不會走路啊!」她的妻子美虹回憶說,他怒視著一切。人家是長髮飄逸,但他的像是漫畫裡的塞亞人一樣翹得又尖又高,從大學到現在,到底發生什麼變化?

後來他考上交流協會的獎學金赴日留學研讀環境法,那段時間常收到他的「半田山下的日記」,用這種方式來鼓勵我書寫;退伍後,我投入環保團體的工作;再聽到他放棄日本教授的「多留一年,回台寫論文」就可拿博士的提議,而決定返台種田,其實一點也不驚訝。

也許青松現在算是半個名人了,但在我心中他最值得為人稱道的不是一個碩士農夫、也不是一個作家,也不是青年歸農的代表,而是一種感於面對自己,坦然地追求心中步調的態度,一種找到自己適切位置後發出的光芒;在如此紛亂的時代,把握自己心中所要追求的,竟是那麼地困難又複雜。每每工作疲累之餘,偶而到宜蘭跟他作伙做穡充電,也許對於NGO工作者,在一個還沒被社會完全認識、動盪的工作環境下堅持著,也是來自於一種對於歸屬的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