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白話新譯:〈鄭風.東門之墠〉 | 環境資訊中心
詩經白話新譯

《詩經》白話新譯:〈鄭風.東門之墠〉

2008年11月23日
譯者:賈福相

東門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則邇,其人甚遠。
東門之栗,有踐家室。豈不爾思?子不我即。

 

東門外的土山

東門外有座小土山,山坡上有片茜草園,
他的家就在眼前,他的人卻如此遙遠。

東門外有棵栗樹,栗子樹下有家住戶,
我想念他朝朝暮暮,他卻不來與我相處。

A Hill Outside the Eastern Gate
Translated by Fu-Shiang Chia

Beyond the Eastern Gate a hill rises.
Madder grows upon its slopes.
His home – so near,
His person – so far.

His house sits under the chestnut tree,
Outside the Eastern Gate.
I miss him so,
Yet he never comes to see me.

詩中所提之「栗」為板栗,落葉喬木。葉長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10-18公分,寬4-7公分,表面光滑,葉面被灰白短柔毛;葉緣有鋸齒,齒端芒狀。葇荑花序直立;雌花簇生於雄花序基下部。堅果2-3個生於殼斗內,殼斗完全包被堅果,外密被長刺,殼斗連刺徑5-6公分;堅果長1.5-3公分。產於東北、華北、華中、華南各省,分布南可達雲南、廣東至越南一帶。

根據《詩經》的記載,可知板栗的栽培歷史至少有二千多年。〈鄭風‧東門之墠〉之「東門之栗」、〈唐風‧山有樞〉及〈榛風‧車鄰〉之「隰有栗」都足以說明板栗為當時常見的樹種,而〈鄘風‧定之方中〉之「樹之榛栗」則明說板栗為栽培樹。

栗子富含澱粉及其他重要營養成分,或蒸或炒都香甜好吃,自古即為重要的糧食來源,如《清異錄》所言:「晉王嘗窮追汴師,糧運不濟,蒸栗以食。軍子遂呼栗為河東飯。」美食小點「糖炒栗子」也令人百嘗不厭。目前板栗仍是世界主要的乾果樹種,也是許多國家的經濟植物。

除了板栗之外,大陸地區常見的食用栗子還有茅栗和錐栗。其中茅栗的果實較小,但味道較甜,即「栵」或「栭」;錐栗[Castanea henryi (Skan) Rehd. Et Wils.]分布於秦嶺以南,每殼斗僅一困,故堅果圓而先端尖。三者之中以板栗的堅果最大。除了採集堅果,板栗類木材之邊心材不明顯,紋理直、堅硬、耐水濕,亦為材質優良的樹種。(本段植物解說文字摘錄自林業試驗所潘富俊研究員著作《詩經植物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