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著wii搖桿,右手一揮,一棵老樹倒下,再一甩,又有一間老屋崩塌,在充滿「破壞」快感的遊戲結束之後,才赫然發現,快樂之後,竟是多少人的記憶被毀滅、多少的老樹消失……
8月19日,樂生互動遊戲小組舉行了一場名為「當MIT遇上樂生」的發表會,在樂生療養院展示他們最新的製作,將wii遊戲機與樂生議題相結合,試圖用輕鬆的方式讓人們樂於接觸社會議題。青年環境智庫召集人、樂生互動遊戲小組導老師李佳達表示,他們參與今年8月14至17日成大所舉辦的「夜市工作坊」,此活動引進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學院)科技團隊提供技術協助,青年環境智庫在他們幫助之下,於短短3天內就完成了4個主要作品。
樂生互動遊戲小組在設計遊戲時也希望民眾能體會其背後的意義,因此,在進行完破壞Q版樂生院區的「肋神任務之樂生挖哇wow」遊戲後,接著便是告知玩家自己破壞了多少樹齡的老樹以及多少院民共同的回憶。在玩wii的同時也會被錄影下來,供玩家檢視方才是如何開心破壞院區而不自知。其餘遊戲還有,呈現樂生人文風景樣貌的3D立體眼鏡和窺視孔,以及要大聲替院民加油的互動遊戲。樂生院民阿添伯開心的表示,他看過3D立體眼鏡之後,感覺「很好玩」,可提供更多不曾看過樂生院的民眾一個接觸的機會。李佳達指出,小組考慮安排這4個作品到台北街頭或是當代美術館展覽,並且將遊戲改成網路版讓更多人參與,以及新增更多樂生訊息到遊戲裡,豐富內容。
發表會中,也安排了MIT媒體實驗室公民媒體中心主任西森米哈里(Chris Csikszentmihalyi)的演說,該實驗室,將關心的焦點集中在科技對於「公民媒體」的應用上,希望這些科技的使用,可以讓所有的人掌握與自己有關的訊息、發出自己的聲音;西森米哈里並以該中心開發可以透過手機將石油公司高污染的開發,透過地方組織與公司內部人員的結合,將訊息揭露的例子,他提出這樣的問題,尤其在伊拉克戰爭之後,各種「高科技」被國家拿來作為監視人民的工具,但有沒有辦法成為人民去監視政府的工具?
不過,由於現場並未安排英譯中的口譯,加上美國的環境與台灣有所差距,許多經驗很難移植,造成有一些「鴨子聽雷」的感覺。到底有多少美國的工作成績可以帶到台灣來實現,這難免令人起疑;就以小組「互動遊戲」為例,皆出於本地成員的創意,僅僅在「利用高科技」的大方向上,與MIT的方向一致,要說到能引進這些工作成果,距離尚遠;同時,這一次的活動,由於有國科會的計畫支持,經費、資源無虞,也吸引到不少對此有興趣、各具專長的人加入,但有沒有機會再有下一次?李佳達也認為,「這樣的經驗,恐怕很難複製」。不過,李佳達說,透過這個計畫,可以吸引到各領域的學生加入小組、接觸樂生議題,實屬不易。
各種多元的質素,介入樂生,使原本不熟悉社會議題的音樂、文學甚至是科技人才,在親身接觸樂生院民後,觸動自己的心靈,進而付出一份力量,本來就是保留運動這四年多以來,在社會上不斷開散的不二法門,在19號的活動中,在中山堂裡,以互動遊戲為媒介,又吸引了許許多多新的面孔,由院民主唱的樂生那卡西表演,以及阿添伯、阿湯伯、李阿伯、茆仔伯、秀琴阿姨、富子阿姨,一一講述自己與樂生院的生命故事、表演自己的創作,感動了許多第一次踏進樂生的朋友,他們專注地聆聽著,並透過音樂,與院民互動。最後,在「請你的朋友一起來,樂生來作客」歌聲裡,觀眾們打著拍子、與院民在齊唱下,和諧的結束這一場充滿科技與文化與濃濃人情味的交流。
※本文轉載自苦勞網http://www.coolloud.org.tw/node/25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