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白海豚成APEC會議主角 保育問題不容忽視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中華白海豚成APEC會議主角 保育問題不容忽視

2008年09月17日
本報2008年9月18日台北訊,陳誼芩報導

亞太經濟合作(APEC)企業/私人部門參與海洋環境永續性圓桌會議,左起為潘翰聲,田秋堇,Ross海豚向來是海洋生態的重要指標,生活在東台灣海峽的中華白海豚,反映了台灣海洋生態與漁業資源是否健全或已遭受污染破壞。中華白海豚更在今年8月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列為瀕臨絕種(CR)等級。16、17日的「亞太經濟合作(APEC)企業/私人部門參與海洋環境永續性圓桌會議」,來自國內外的學者、政府、產業,以及第三部門,針對白海豚保育問題,進行討論與經驗交流。

由國內外保育學者組成、義務為台灣政府提供專業保育技術諮詢「東台灣海峽中華白海豚技術顧問工作小組」(簡稱白海豚工作小組)主席Peter S. Ross在會議上分享了國外保育海豚的經驗。他認為台灣的中華白海豚族群正面臨迫切危機,不僅生活在台灣西岸密集的開發工程威脅中,也發現海豚身上纏繞著網具,性命危在旦夕。

環保團體希望,將來西海岸可以常常見到中華白海豚全家福。 照片提供:中華鯨豚協會 參與白海豚工作小組的國內海洋生物保育專家、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昭倫指出,全世界的白海豚屬有4種,共約有5萬條,分佈於各海域成為獨立族群,其中的中華白海豚只有1000多條,是瀕危海洋生物。根據媽祖魚保育連盟的研究文獻發現,台灣西岸的中華白海豚分佈於苗栗到外傘頂洲的海域,共有49條,其遺傳特性有別於中國大陸的族群,似乎與附近海域的族群不相往來,成為分佈受限獨立的小族群。

陳昭倫進一步指出,中華白海豚分佈於近岸較淺的海域,特別是河流出海口附近,但台灣西海岸的許多工業開發案、水庫興建,已嚴重破壞中華白海豚的棲地,保育行動刻不容緩,並且需要政府部門、私部門、NGO團體和學者的共同努力。

針對台灣的中華白海豚族群保育,Peter S. Ross與白海豚技術顧問工作小組提出6點建議:

1 根據所有可得之資訊正式宣佈並公告中華白海豚的重要棲地。
2 凡可能影響中華白海豚及其棲地的現存、規劃中或未來將進行之開發案(包含上游集水區內的活動)都應該公開且透明地審慎評估。
3 凡可能影響中華白海豚及其棲地的現存、規劃中或未來將進行之開發案(包含上游集水區內的活動),都應減輕其衝擊。
4 禁止東台灣海峽中華白海豚的活動範圍內使用刺網及拖網。
5 觀賞東台灣海峽中華白海豚的旅遊業應限制在陸地上發展,並確保其與自然導向教育工作相融合。
6 任何為東台灣海峽中華白海豚劃設的海洋保護區都需要公開的規劃、協議過程及永續的經營。

Peter S. Ross也將於18、19日密集拜訪台灣牽涉白海豚保育的政府部門,包含漁業署、農委會、工業局等,針對白海豚保育提供專業建言。關心白海豚保育並協助安排拜會行程的立法委園田秋堇也呼籲政府儘速與白海豚工作小組進行諮詢和交流,並定期針對白海豚保育召開跨部門協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