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生態移民的困境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青藏高原生態移民的困境

2008年10月08日
作者:馮永鋒(光明日報科技部記者)

來自生態退化的青藏高原的許多牧民,期望移民到城鎮後生活會有所改善,但遷移的結果卻讓他們感到失望。

青藏高原的草原持續退化,中國政府認為當地牧民的牛羊是最大的破壞者,因此從2003年開始了一項浩大的工作,把三江源(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注)地區的許多牧民遷移到城鎮邊緣,以給草原喘息的機會。但中外對話的記者發現,如果「後續產業」問題不解決,這些生態移民的生活將越來越艱難。

三江源生態移民工程總投資6.31億元,計畫移民16129戶,89358人,涉及青海十多個市縣和自治州。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已實際移民超過1萬戶,將近6萬人離開了家鄉。移民大部分搬遷到縣政府所在地的郊區,由政府統一提供住房和生活補貼。

居住在城市邊緣的「外來者」

沿著蜿蜒的聶恰曲河往西走,便是號稱「萬里長江第一縣」的治多縣,著名的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就在其轄區內。治多縣索加鄉面積達8000平方公里,不僅是藏羚羊等野生動物的重要棲息地,也是長江上游通天河的主要水源涵養區。作為「生態移民」計畫的一部分,治多縣從2005年開始,把一些牧民從索加鄉移到了治多縣城旁邊,從而在縣城邊形成了一個將近200戶的「移民村」。

治多縣城不大,但移民村與縣城仍隔著一小段距離,這隔離讓移民村的人與縣城本地人產生了心理距離。

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協會副秘書長扎多(全名哈希‧扎西多傑)曾經是著名反盜獵英雄索南達傑的助手。身為「藏羚羊的保護神」,他曾獲得2006年度CCTV年度經濟人物的公益獎。

從索加鄉搬到治多縣城邊的人,不是扎多的親戚,就是他的朋友。記者隨著他一家一戶地拜訪了這些移民。政府提供的移民村房屋都蓋得一模一樣,每家院子中都有一口新淘出的井,房子中間有個爐子,這便是給移民們配置的全部家當。每戶每年的政府補貼是6000元人民幣(約900美元),另外再補1000元的牛糞費(燃料費),連續補10年,之後願意搬回老家的,可以再回去。

青海省格爾木市南郊的「昆侖民族文化村」,主要接收來自「黃河第一縣」曲麻萊縣的生態移民,兩個鄉7個村約240戶人家遷居在這裡。他們和治多縣的生態移民一樣,住在城市邊緣,卻不是城市人口。雖然他們的孩子可以到城鎮的學校上學,他們可以到城鎮的醫院看病,但在心理上,他們還是這個城市的外來者,行政上也屬原來的鄉政府管轄。

生態移民的生存狀況堪憂

才仁洛桑原來是曲麻萊縣曲麻河鄉措池村的村長。2005年,他和許多村民一樣,一聽到移民的消息,覺得很高興,因為從生活的角度來說,當然是城市裡更便利。可移下來後,他發現一家人今後的生計是個很大的問題,「這裡什麼都要買,而在牧場上,我們需要買的東西很少,牛羊什麼都給我們提供了。我們在老家燒牛糞,這裡燒的是煤和天然氣;我們在老家到河邊打水,這裡用自來水,可一天只供應1個小時;我們在老家隨便可以上廁所,不會有什麼污染,這裡倒是安裝了抽水馬桶,可由於沒有水,抽水馬桶根本沒法用。」

讓他更擔心的移民村今後的出路,「大家到這裡住著之後,賣掉了牛羊,拆掉了房子,牧場交給了國家。可下來之後,我們都找不到工作,許多家庭全家成天在家閒著。」

格爾木原來很少有藏族居住,因此南郊的移民村在當地顯得格外的惹眼。按照「規劃」,這個村子有許多公用設施,可大部分都沒有建成。2006年搬下來時,建好的垃圾收集坑,由於一直沒有人把垃圾運走,很快就填滿了,發出惡臭。村民沒有辦法,只好在一個空地裡挖了個大坑,把垃圾扔到這個大坑中。

困難重重的「後續產業」

曲麻萊縣、治多縣、格爾木市一直都在關注移民村的發展,希望把「後續產業」做好。有時候政府也派出調研組,希望找出比較好的解決方案,但受困於資金、技術和方法,突破口至今沒找到,移民經常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

曲麻萊縣一位領導幹部認為,牧民搬到城市邊上,他們本身就是極好的「旅遊資源」,應當在格爾木市、曲麻萊縣等城鎮邊的移民村中,發展特色旅遊產業,吸引城市居民過來旅遊,「把高原馬牽起來,把藏族舞蹈跳起來,把牧民帳篷搭起來」。昆侖民族文化村真有移民投資建設了幾個帳篷,從移民中招收一些青少年當服務員,唱歌跳舞給客人看,但開業之後遊客很少。

移民村裡隨便走上幾步,就會遇上一個小賣部,畢竟這是最不需要特殊技能的謀生手段了,但生意都十分清冷,難以維持下去。有些村民實在找不到出路,就回到了原來的地方,替沒有移民的人放牧,一年也能得到少許的收益。

昆侖民族文化村曾辦了一個嘛呢石雕刻廠,本來想賣給遊客的,可一來遊客稀少,二來石頭相對笨重,結果大多數都滯銷了。又想辦一個服裝廠,可由於資金缺乏,啟動也頗為困難。

扎多的新思路

作為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協會副秘書長的扎多,比別人有更多的擔心。他不知道,移民村的村民們能否真正融入城鎮的生活;而10年之後如果重回草原,移民們又是否還能適應原來的生活。

他說,實際上,傳統的藏族生活方式、尤其是宗教傳統對於環境是相當友好的,藏傳佛教提倡尊重生命和自然,其「神山聖湖」的教義與現代的環保理念高度契合。用藏族傳統和文化和宗教來號召當地牧民與種種不利於環境保護的行為抗爭,牧民們會非常容易理解和擁護。三江源生態保護協會和「保護國際」組織這幾年的合作,也證明了這種保護方式非常有效。

「如果當地人能夠成為當地的環境守衛者,在不移民的情況下實現環境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是不是還一定要把他們搬下來?」 也許,這也是解決目前移民困境的一個新思路。

注:三江源為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匯水區,位於中國西部、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總面積為30.25萬平方公里,現有人口55.6萬人,藏族人口占90%以上,其他還有漢、回、撒拉、蒙古等民族。

歷史上,三江源曾是水草豐美、湖泊星羅密佈、野生動植物種群繁多的高原草甸。但近幾十年來,冰川、雪山逐年萎縮,眾多江河、湖泊和濕地縮小、乾涸,沙化、水土流失的面積不斷擴大,荒漠化和草地退化問題日益突出,森林遭到嚴重破壞,受威脅的生物物種占總類的20%以上,部分地區的人類已難以生存,被迫搬遷他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