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說明:位於臺北市信義區的閒置軍營「永春陂營區」,將改建為溼地生態公園,未來以恢復陂塘樣貌,並以復育臺北市原有的生物為目標。
本次活動邀請濕地、生態、水文、文史等專家學者與談。分享從都市尺度(信義區從四獸山-永春陂基地-基隆河的範圍)來看永春陂基地與都市的關聯和角色,同時邀請各領域專家學者、相關NGO組織、環境運動倡議團體、社區夥伴們,一同來討論,永春陂的願景與定位。
時間:2016.07.10(日) 9:00-16:30
地點:松山家商綜合大樓2F 視聽中心
(建議搭乘大眾運輸,從臺北市信義區松山路655號 一號門進入校區)
活動流程:
A場、09:00-12:00
專家學者專題講座
濕地|陳德鴻、陳章波
生態|郭城孟、黃于玻
雨洪管理|凌邦暉
在地文史|鄭呈祥
B場、13:30-16:30
願景工作坊 < 綠生活 x 文史 x 環境教育 x 生態 >
永春陂故事分享會
願景討論會
代表物種票選即時開票
報名網址:http://goo.gl/forms/sGKud0SHfJRyL9Y12
交通資訊:
公車:搭乘33、46、207、257、263、277、286、299或信義幹線至「松山商職」站下車。
捷運:
(1)搭乘捷運板南線至「永春站」,由四號出口向前直行,
遇松山路右轉向前走至松山路底(步行約10分鐘)。
(2)搭乘捷運信義線至「象山站」,由二號出口向後轉,
轉乘公車信義幹線、信義新幹線、207至「松山商職」站下車。
*為響應環保請自備水杯、餐具。
*B場次限額40人,報名從速。詳情請洽 郭小姐
02-2927-5689#164 classicdesign164@gmail.com (link sends e-mail)
徵!永春陂的歷史記憶、照片
永春陂濕地公園為被四獸山環繞的天然凹地。
本區域清乾隆年漢人開墾耕作,為取得灌溉水源,便在四獸山下,依山勢地形築堤儲水,稱為「陂」。因流路阻塞,陂床淤淺,水面日漸狹隘,成為耕地。永春陂大約消失在日治時代末期,除了天然淤塞之外,也因上游開採煤礦的礦渣逐漸進入陂內,因而消失,戰後成為軍營使用。
現在的永春陂在天然條件上仍極具成為濕地公園的潛力,且可使都市伸入山區的「灰手指」逐漸退出,對恢復生態樣貌有實質上的幫助。
跟著我們一同尋找永春陂的時空故事!
歡迎分享你對永春陂的記憶及老照片~
徵集對象:對永春陂有記憶情感之民眾皆歡迎參加
投稿方式:
(1)準備好想分享的老照片或人事物,為這些故事寫下簡短的內容
E-mail:classicdesign164@gmail.com (link sends e-mail)
(2)或於7/10(日)"我們的永春陂故事"活動當天現場分享
活動聯絡人:郭小姐 02-2927-568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