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0日
摘錄自2008年11月8日台灣醒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美國環境倫理學之父羅斯頓教授8日受邀發表「低碳時代的環境倫理」演講;分享氣候變遷下八項倫理難題,並肯定台灣民眾落實資源回收及垃圾焚化爐使垃圾量減少,顯示在環境保護上的實質成效。但他亦提出客觀建言,指出台灣可以減少夜間廣告燈,來降低能源消耗。
高齡76歲的羅斯頓教授為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哲學系教授,致力於環境教育與生態神學研究,不但是環境教育及環境運動圈內廣受尊崇的學者,也是承繼祖父、父親上兩代的美國長老教會第三代牧師。
他在演說中提出,國際間針對全球暖化和環境保護議題決策上的諸多盲點。他認為,全球暖化的議題和核廢料處理的問題相似,科學家們雖做出多項具前瞻性的實驗,但研究結果卻充滿科學不確定性因素,使氣候變遷問題猶如「超完美風暴」一般,難以抉擇。
台灣已有三間核電廠,核廢料的處理是高難度的問題,他懷疑道:「許多人以為這個問題是可以被延後處理,或認為未來終會有解決的方法,但我們有無想過,或許我們永遠沒有機會,去處理這些高放射性的核廢料?」在環境議題上受害最深的人往往是犯錯最少,最無法負責的人。而整個環境倫理中,我們很難去找到真正的元兇,畢竟安全和代價是一種交易,其中複雜度甚至是交互影響的。就像牧羊人放羊,若一個人在固定土地放羊,將公有土地的資源消耗殆盡,使其失去再生能力,雖對個體而言是良善的利益,但對整個地球卻不是。如今面臨的全球暖化也是如此,若每人只採取對自己有利的行動,就會疏忽對地球帶來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