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虎鯨體內毒物殘留高 環境污染是元兇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太平洋虎鯨體內毒物殘留高 環境污染是元兇

2009年01月23日
2009年1月20日綜合外電報導;丁秋仁編譯;蔡麗伶、禾引審校

國王鮭因環境汙染而造成毒素殘留體內。圖片提供:The Daily Green。據一份新出爐的科學研究指出,美國西部海岸汙染嚴重,使得國王鮭(Chinook salmon)身上多殘留化學物質,而慣於太平洋西北岸活動的虎鯨因大量攝食這群鮭魚,儼然成為地球上被汙染最為嚴重的野生生物。

這些鯨群活動的範圍主要界於卑詩省夏洛特女王群島與舊金山之間的海域,然而隨著數量逐漸減少,美國及加拿大均將其列名為瀕絕物種。

這些生長在美加邊界海濱,且有汙染體質的虎鯨俗稱為南方客,夏季時令常出現在華盛頓普吉灣與溫哥華島的海域獵食鮭魚。而所謂的北方客則是指另一群同樣攝食鮭魚,卻棲息在卑詩省偏遠一端、較為健康的虎鯨群。

這兩支鯨群活動範圍相差約200海里,卻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南方鯨群體內的多氯聯苯(PCBs)殘留量竟然較北方族群高出6.6倍之多。追根究底後發現問題出在南方虎鯨喜愛攝食的國王鮭,其自幼生長的海水與河川深受農業廢水、紙漿、其他工廠、軍事基地與城市等廢水所汙染。

此外,普吉灣附近的鮭魚脂肪含量較低,因此南方客攝食鮭魚的份量必須比北方虎鯨多出50%才足裹腹。換句話說,牠們的健康是加倍受創。

人類也大啖虎鯨所吃的鮭魚,不過遠不及後者每日500多磅的攝取量,所以虎鯨曝露於汙染物質的風險相對提升許多。況且 美國華盛頓州已公告當地漁獲食用建議,包括提醒民眾當食用普吉灣所捕獲的國王鮭時,建議每星期勿超過一次。

事實上,西岸的汙染情形如此嚴重,像是多氯聯苯化合物等汙染物質,源頭並不只來自當地,其他亦可能透過洋流與風,飄洋過海來到此海域。以空氣為例,只要8天的時間就可以將煤煙、金屬與化學物質,從亞洲越過太平洋來到北美的海岸。

虎鯨威風凜凜座列食物鏈最上層,卻因此成為體內汙染物質累積最快速的哺乳類動物。工業化合物以及舉如多氯聯苯化合物、DDT和溴系耐燃劑等殺蟲劑,充斥在整個食物網絡之中,而生物體內的殘留量則由獵物至掠食者逐層遞增。

西雅圖/溫哥華島選用南方客中的三種鯨魚作為吉祥物圖案,而這三種鯨魚同時也是聖胡安(San Juan)和海灣群島(Gulf Islands)的觀光賣點。然而,光是從1996至2001年短短5年內,其族群數量已銳減20%。加拿大隨後於2004年將虎鯨列入《瀕危物種法》(Species at Risk Act)的保育名單,美國也於2005年以《瀕危物種法》(Endangered Species Act)加以保護。

不過,加拿大漁業暨海洋部2007年10月卻被6個保育團體指控,對於虎鯨的重要棲地保護不力。

【參考資料】The Daily Green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