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少 春耕用水可能拉警報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雨少 春耕用水可能拉警報

2009年02月11日
摘錄自2009年2月11日自由時報苗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謝金佑說,一期稻作春耕期間約在春分前後,即3月20日到3月25、26日,從浸田、整田到插秧,灌溉用水需求量大。苗栗農田水利會預定2月21日起,3個河川灌區開始供水;3月1日起,明德與大埔水庫灌區開始供水。

範圍涵蓋13個鄉鎮市,包括後龍溪流域的苗栗、頭屋、公館、大湖、後龍等地農田:西湖溪流域的三義、銅鑼、西湖等地農田;中港溪流域的頭份、三灣、南庄、竹南、造橋等地農田。

謝金佑說,明德水庫目前水位58.79公尺,蓄水量934萬噸;大埔水庫水位68.93公尺、蓄水量405萬噸,狀況都還算正常,但因為雨量偏少,河川嚴重乾涸,寬闊的溪床石礫遍佈,只剩狹窄河道,以春耕用水每天約需消耗200多萬立方公尺估算,影響春耕甚大。

謝金佑說,苗栗農田水利會已採取救旱相關措施,包括利用攔河堰儲蓄河川現有水量、嚴密監控水庫的水位、入流量與放流量及重複使用浸田回收水,必要時並抽取河川的潭水。並要求各工作站,全面檢修所屬的47口地下水井,萬一老天不作美,雨下得太少,立即啟動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