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2月22日
摘錄自2009年2月22日自由時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原生長在台灣東部及東南部溪流的原生種「細額沼蝦」,因河川汙染日益嚴重,加上人為濫捕等影響,數量大幅銳減且有在野溪絕跡之虞,花蓮縣水產培育所決定加快復育腳步,近期內可望進行第一批野放作業。
花蓮縣水培所所長林鴻桂指出,花蓮縣境內較少受到汙染的壽豐鄉荖溪、鳳林鎮清水溪和秀林鄉娑婆礑溪等溪流,已有十幾年未發現「細額沼蝦」,經水培所多年追蹤後,5年前終於在花蓮縣南區秀姑巒溪河海交會處,發現「細額沼蝦」的蹤跡。
擔心細額沼蝦物種滅絕,水培所8年前就從野溪中取回數隻抱卵母蝦,回到實驗室進行培育,曾創下一尾母蝦成功孵化小蝦苗約1,500多尾的紀錄,近期內數量足夠將選擇秀姑巒溪,進行第一批的野放作業。
林鴻桂說,「搶救細額沼蝦大作戰」雖然早已展開,壓力卻讓他們無法停下腳步,也有失敗不得的壓力,如果人工繁殖不成功,野放工作就無法展開,野生種很可能很快就會在台灣的野溪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