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正在謀殺媽祖婆的粉紅護法?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是誰正在謀殺媽祖婆的粉紅護法?

2009年04月07日
作者:陳昭倫(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顧問、東台灣海峽中華白海豚技術顧問團顧問)

環保團體希望,將來西海岸可以常常見到中華白海豚全家福。(照片提供:中華鯨豚協會)中山大學李政諦教授日前於中國時報撰寫《保護白海豚不能再等》ㄧ文,呼籲政府正視這隻住在台灣西海岸不到百隻的白海豚保育的問題,筆者相當同意李教授要積極保育的說法。但是,文章中提到的許多的觀點必須進ㄧ步的釐清,才能知道到底是誰正在謀殺這隻媽祖婆身邊的粉紅護法。

首先,文中提議「要組織跨領域團隊,爭取長期研究經費,整合政府、科學家和非政府組織去進行白海豚的保育工作」。李教授可能不知,保育白海豚的法源早已具備,經過同儕審查發表於國際科學期刊的資料已充足,非政府組織早已深入白海豚分布的西海岸的每個村落進行保育推廣工作。因此,保護白海豚的所有條件早已具備,現在只剩下政府作不作的問題。

東台灣海峽的白海豚族群經過媽祖魚聯盟委託獨立環評的國際鯨豚豚專家研究發現其族群量已不到百隻,分布的範圍已確認從苗栗新竹交界的海岸線ㄧ路經過台中、彰化、雲林到達嘉義;而經過體色與色斑的比對顯示東台灣海峽的族群與中國和香港沿岸的族群顯著不同,是屬於獨立的群。這些科學資料都已在2007和2008的《哺乳類學》國際期刊發表,並在2004與2007年兩次的國際研討會中被進ㄧ步的確認。相關的科學資訊在google上都可輕易收集,是不可抹滅的事實。這也是IUCN 將東台灣海峽族群列為極度瀕危的族群,急需保育行動引用的證據。而在順應國際潮流的情況下,農委會林務局管轄的野生動物保護法中白海豚也是列名的ㄧ級保育類動物。因此,在科學證據與法律條文齊備的情況下,保護白海豚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引用野生動物保護法將東台灣海峽的白海豚族群棲息分布的範圍,宣告為其重要棲息地,就像保護七家灣溪的台灣鮭魚ㄧ樣的簡單。而非政府組織的媽祖魚聯盟結合台灣西海岸在地的保育和教育的團體,ㄧ分ㄧ毫辛勤的募款進行科學研究、教育宣導、政府請願和參與八天七夜的大甲媽祖的繞進活動,早早就跑在政府前頭去拯救瀕危的媽祖魚了!同時,在擔心台灣缺乏真正的鯨豚專家的情況下,國際上關心白海豚的鯨豚研究和海洋保育科學家也組成「東台灣海峽中華白海豚技術顧問團 」,以志工的方式提供科學審查與諮詢的協助。這ㄧ切的努力都已是如火荼的現在進行式,何來李教授所言還需要再組跨領域的團隊等等疊床架屋的想法呢?

環保團體農委會陳情;圖片提供:陳秉亨再來,政府不積極的作為很可能為正走上滅亡的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族群補上最後ㄧ槍。其實白海豚保育背後真正的問題是台灣西部整體發展失衡的寫照。根據2004與2007年的國際研討會的共識,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族群面臨五大威脅包括:棲地消失;淡水減少輸入,影響食物來源;生活廢水以及農業與工業化學污染;水下噪音;流刺網誤捕。這些鐵證如山的結論都是政府要拯救白海豚必須正視的問題。然而,政府的作為總是令人感到失望,近來行政院積極干預正在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的石化業在彰化大城溼地的大型高污染高二氧化碳排放的開發案,宣稱要加速審查通過,以利財團的開發,挽救經濟;同時台電與台塑於白海豚棲息地準備加蓋火力發電廠與六輕擴廠案正在悄悄進行中,更諷刺的是,在行政院跨部會的永續發展委員會白海豚保育公聽會,竟是ㄧ手拿政府委託案,另ㄧ手卻又拿台電與台塑開發單位補助的報告,認為白海豚保育需要再研究。這種令人錯愕,不知利益迴避,漠視國際提供的科學證據,同時ㄧ邊製造矛盾與拖延的結果,將會讓白海豚深陷於「研究再研究,ㄧ切照舊」的操作模式。連跟媽祖婆借來的時間都不夠的情況下,白海豚終將消失於台灣的西海岸。

每年農曆3月23日是媽祖婆的生日,白海豚就如順風耳與千里眼兩位媽祖跟前護法ㄧ樣,前來護衛台灣的海洋生物。現在,平靜的台灣海峽裡,繽紛的生命樂章正在響起:墾丁和澎湖的珊瑚在產卵、澎湖小章魚集體回到珊瑚淺坪來交配、慈祥的海中鯨鯊巨人迴游來覓食。但是獨缺粉紅精靈媽祖魚躍水的身影,台灣的人們到底還要付出多少的環境成本與罹癌的風險,才能了解粉紅護法要傳給我們的訊息:「只有健康的白海豚,才有健康的海洋,只有健康的海洋,才有健康的人們」呢?

作者

陳昭倫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專長海洋生態及演化、珊瑚礁生物雜交與種化、系統發育分析、無脊椎動物保育遺傳領域。期待有那麼一天東沙環礁能夠成為台灣大堡礁,工作站人員不再為枉死的綠蠵龜愁眉苦臉,而是對著滿堂聽眾講述著保育成功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