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北海岸,有一片閃亮的黑色沙灘,還有來無影去無蹤的橫行怪客?由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主辦的「海洋保育」宣導活動三芝石門梯次於昨(14)日進入第二天,海洋保育小隊走出教室,在北海岸進行生態觀察,揭開海岸與潮間帶的神秘面紗,並簽署「海洋保育小隊任務卡」,為海洋保育埋下一顆顆種子。
延續前一天的室內課程,學童前往海岸線實地觀察,以印證所學。海洋保育小隊此行的觀察路線位於台灣最北端,徒步由石門國小走至富基漁港,約走過3.8公里的綺麗海岸。
承辦單位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任孫秀如表示,「台灣海岸由北到南各有不同風貌,具有獨特地景的北海岸是海洋教育的最佳場域之一。」獨特的火山地質再加上東北季風及海浪常年侵蝕,三芝石門海岸形成鐵沙、石槽與風稜石等特殊的地理景觀。除了地景形貌特別,北海岸潮間帶生物的生理構造與生活方式,亦吸引學員目光,引導他們進一步認識海洋。
地景樣貌多變 沙蟹踮腳走學員驚奇
保育小隊的第一站,來到石門鄉老梅一帶的海岸。學童看見沙灘上黑色的海砂,在陽光照耀下發出閃閃的光芒,紛紛好奇發問。「老梅一帶的海岸地質特殊,沙中混有鐵質,形成黑色的鐵沙。閃閃發亮的來源是石英沙,潔白而細小的微粒是貝殼沙。」協辦單位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秘書長郭兆偉說。在解說老師蔡晶晶的引導之下,學童拿起學習單中的磁鐵,覆蓋在黑色沙堆上,吸附起許多黑色的沙子,簡單的實驗證實當地海沙的組成。
第二站,在老梅石槽。「石槽像豆腐!」「像毛毛蟲!」學童發揮想像力描述眼前的景象。「海邊太陽直射,溫度高,又有強勁海風吹拂,潮間帶生物因此演化出生存之道。在石槽間,由海浪侵蝕而成的溝槽與洞穴中,仔細看,就能找到許多有趣的生物及物質。」被學童稱為「海龜哥哥」的郭兆偉,引領海洋保育小隊觀察潮間帶,認識沙蟹、玉黍螺等生物。
出其不意出沒於小隊員腳邊的沙蟹,因為海岸溫度高,踮著腳尖橫行,而它的眼睛可以伸縮收入位於兩旁的凹槽,更增添幾許特殊性。同樣怕熱的玉黍螺,則發揮合作精神,在石槽上疊羅漢,這模樣吸引學員拿出相機,紀錄下有趣的生態奇觀。有學童表示,在觀察之旅中,她發現有的小螃蟹是死的,因此察覺生命的脆弱,以後再造訪海邊,她會更注重海洋生物的保育。
觀察路線的最後一站,是富貴角燈塔附近的風稜石。由於東北季風到達岬角的風向不一,每個石頭在風力雕塑過後的形狀皆獨一無二,更有一稜、二稜、三稜等分類,為北海岸著名的景觀。
郭兆偉指出,安排走訪海岸線的活動,即是希望在學童年紀還小時,就能夠學習以不一樣的角度與思維,重新觀察海洋,甚至能夠向他人推廣海洋保育概念,例如:帶走塑膠袋等垃圾、不撿拾貝殼,經由了解而實踐。
下午的學員心得分享,兩天的營隊學童都有不同的感想,其中有學童提到,在指導老師的教導下,無論是以遊戲點出海洋垃圾污染問題,還是生態觀察時生動的講解,都令他印象深刻,很高興能夠藉由活潑的方式學習海洋保育知識。國小六年級學童游凱翔則注意到了海灘上的垃圾問題,他說:「在海岸上看到垃圾,以後會提醒身邊的人別亂丟垃圾或亂倒廢水,以免污染海洋。」
營隊尾聲,有「海洋保育小隊任務卡」的簽署活動,參與學員於卡上簽名並宣誓,未來將推廣所學,實踐海洋保育行動。孫秀如提到,「台灣是海島國家,但國民普遍對海洋一知半解,2007年成立的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為我國第七座國家公園,也是第一座海洋型的國家公園,同年亦成立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即是希望增進民眾對於海洋的認識並保育台灣的海洋環境。」
「海洋自然保育宣導活動」由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主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承辦,為帶領民眾體會台灣海岸之美,活動以台南七股潟湖為開端,至台北縣石門三芝,接下來將開拔至高雄前鎮、台東富岡及杉原海岸,分別以遠洋漁港及珊瑚礁為主題,欲知詳情,請至活動網頁:http://sea.e-info.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