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替紅蘿蔔採種、第一次播種、第一次挖樹薯、第一次生吃新摘下的秋葵、第一次在菜園遇見台灣最小的蛇──盲蛇……11月11日雙十一這一天,20多位大人小孩,在淡水大屯溪畔農莊,經驗許許多多的第一次,以勞動手做和美食饗宴,經驗了一次秀明自然農法給予的最佳食農教育。
從事光學技術工業應用的日商優志旺台灣分公司,在社長、副總帶領下,與員工眷屬20多人,11日在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安排下,前往淡水幸福農莊,協助農莊主人採種、整理土壤、播種與採收。透過實作與解說,認識秀明自然農法的理念,以及和其他有機農法的不同。
大屯溪畔幸福農莊 台灣秀明自然農法起源點
農莊主人黎旭瀛、陳惠雯夫婦,可說是秀明自然農法在台灣的先行者。他們育有五子,起初因為孩子的異位性皮膚炎等問題,開始注意到秀明農法對改善孩子健康有極大幫助,進而注意到這項從起源於日本、強調人與自然調和、回歸土壤根本的友善環境精神;17年前他們創辦幸福農莊做教育推廣基地,促成的秀明農法在全台開枝散葉,以及秀明自然農法協會的交流平台誕生;現今如南澳阿聰自然田、台東鹿野「夏耘自然生活農莊」、五峰白蘭部落、竹東荒野詹武龍的上校農園等,均源自於此。
優志旺公司這群志工們,有許多日本籍主管和幹部,幾位台籍員工也都操著流利的日語和同儕溝通;這對幸福農莊來說是很特別的客人,因為黎旭瀛本身就是來自日本的華僑,陳惠雯也已練就流利的日語;他們一面用中文、一面用日語解說這項源自日本的理念,毫無鴻溝,也讓客人們聽得津津有味。
黎旭瀛對志工說明,秀明自然農法和其他有機農法有所不同,不僅不使用除草劑、農藥與化學肥料,也不使用有機肥料。農法的四大原則「自家採種」、「無農藥」、「無肥料」、「連作」;強調不添加一片土地上外來的物質,透過四大原則讓土壤恢復原有的生機,讓農作物和這片土壤和諧共生。
陳惠雯以他們種植紅蘿蔔的經驗來解說秀明農法,因為不施作外來有機肥料,且自己留種,這樣的種子培育出的後代,就不用依賴農藥肥料,並且在連作的土地上表現越來越好,一年比一年肥美香甜、生長週期從原本的近半年左右,縮短到和一般農法無差別的 3~4個月。
陳惠雯問大家,「如果把農藥加在大家吃的食物裡是不可饒恕的壞事,為何加在食物種植的過程中,就可以被接受呢?」他鼓勵志工們透過實地了解農業現場、認識食物的由來,多思考食物、農業和人與環境的關係。
採種、播種、收成 大人小孩的食農教育體驗
活動一開始,志工們兵分兩路,其中一組跟著農場主人黎旭瀛學習採種和播種,將紅蘿蔔乾燥過的花朵放在手心上緩慢揉搓,取出一粒粒種子,這對許多志工來說都是非常新鮮的體驗。接著他們跟著農莊主人來到田中,在事先整理好的菜股上,親手挖出一道道淺淺的土穴,再將種子栽入土中。
期間,志工也在種好白菜苗的田區,練習著拔除雜草,如酢醬草幼苗等;只見一些志工在田間學著辨認哪些是菜,哪些是草。即便天氣下著微微細雨,但伴隨著清爽的田間空氣、休閒的氛圍,神清氣爽的農作體驗讓他們暫時放下工作,開懷著交談、勞動,玩得不亦樂乎,工作完畢,眾人忍不住和黎旭瀛唱起一首日本童謠,以歡笑聲作為農事收尾。
另一組志工隨著陳惠雯到田間採收,像是地瓜、地瓜葉、樹薯、刀豆、金針花等。許多志工第一次看到樹薯和刀豆長在田間的模樣。一邊挖著土,不一會兒,主人手上出現了一條蛇──盲蛇,許多志工誤以為是蚯蚓,她忙著解說,這不是蚯蚓,是台灣可見體型最小的蛇。
跟著媽媽前來一起勞動的五年級吳小弟,一面認真工作,一面滿懷興奮地體驗許多第一次:第一次採刀豆和樹薯,第一次手上捧著親採的金針花,第一次看到盲蛇……。
這些現採的作物,也都成為大夥的午餐:除了用醋醃漬過的高麗菜,其他川燙的地瓜葉、油炸的樹薯條、現炒刀豆、水煮翼豆等。農事之餘,陳惠雯也帶領大家用秀明自然農法稻米製成的米粉,DIY「米鬆餅」,她的配方沒有泡打粉,而是將蛋白打發,扮演讓鬆餅蓬鬆的作用。嘗過絲毫沒有調味、保持原始風味的午餐和DIY自製點心,讓每位志工都讚不絕口。
秀明農法 直接感受到自然的恩惠
陳惠雯也帶著大夥到一片雜草叢生的秋葵田,她解說,用自然農法種出的秋葵,每年結出的果越來越肥美鮮嫩,說著說著,現場就摘起來邀請大家現吃。志工吳振宇說到,他其實不愛吃秋葵,但這天首次嚐到生的秋葵竟然覺得美味無比,讓他印象非常深刻。
社長渡邊剛德全程參與所有的過程後,有感而發,他說這趟工作假期學習了秀明農法,從農莊主人夫婦身上學到的,不只是友善環境農業的精神,也蘊含著人生的哲理。不額外添加農藥和肥料所種植出來的稻米和蔬菜,讓他在其中扎扎實實感受到自然賜予人的恩惠,他也期盼公司同仁能將這樣的體會傳達給更多人,讓如此有意義的體驗能在其他同事身上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