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堤岸,走沙灘,三仙台上,拍礁疊波瀾;觀花賞蝶修工寮,擰麻環,搭窗欄......風呼海嘯宿民宅,可暢談,亦聽鼾。」經過八天台灣東岸的參訪、歷經數場座談、及四天生態工作假期體驗,雲南省生物多樣性與傳統知識研究會項目主任尹崙昨(26日)晚返回台北後,自填一首詞,今日於第四屆兩岸環保與永續發展論壇中,陳述他的心情與感動,他肯定地說,「兩岸交流就是好!讚!」
主辦單位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以「綠思潮跨界合作」、「綠心靈創造生機」、「綠世代啟動夢想」、「綠家園永續守護」,從個人、NGO、社區、跨界合作等面向,串連論壇主軸,分享兩岸在棲地保護、社區環保的經驗與成果。秘書長陳瑞賓帶領大陸NGO共同走訪台灣數個棲地保育的案例,他指出政府有照顧不到的地方,所以要累積經營管理的經驗,同時也更突顯「不同的人、不同的型態,展現不同的樣貌」。
陳瑞賓提及,多元的保存方式,即是一個實踐的過程,不論是台北鳥會參與關渡自然公園的營運、或是如阿里磅生態農場場長王德昌,號召親友參與,都在印證各種可能性。他強調,民間團體更關心的,這樣的經驗是否能擴散,產生更多的「場長」,引發更多人的參與。
第一場座談探討中、台棲地經營跨界合作經驗,關渡自然公園處長何一先指出,為保護環境,台灣NGO之間合縱連橫現象很多;而溼地經營人才太少,透過這些年累積,逐漸培育出許多管理溼地的人才。北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執行主任孫姍,對於台灣「棲地保育的多樣性」印象深刻的,也想瞭解台灣對未來有心投入團體的建議,何一先認為,民間團體負有社會責任的使命感,「訓練人才」最為重要。
上海野鳥會項目經理康洪莉對於關渡自然公園營運經驗是否能夠複製深表關心。何一先表示,收支平衡不易,由於基地由台北市政府發包營造,透過營運轉移(OT)取得經營權,因此階段性設定任務,逐步改善環境。以維護園區為例,主張以馴養牛隻這種較自然的方式,漸取代現有人工控制草長的維護方式,進而降低成本。而在環境教育上的努力,每年設計多種活潑的環教活動,吸引許多民眾報名,參觀人數也有一定成長。
「台灣的土地是否一定要變成工業區才算有價值?在無法談『價值』時,只好退談『價格』!」陳瑞賓表示,重要生態棲地若有產值,就有機會保存,漸漸地,大眾旅遊朝向精緻化,而大眾旅遊也朝向生態化或深度化。因此,第二場座談以討論個人參與、生態旅遊,在棲地保育中的角色。
以阿里磅生態農場為例,帶出台灣的民間棲地保存案例;負責人王德昌以個人之力,向友人集資買地,「大自然是我們是跟子孫預借,所以要『定存』起來,以後可以還給子孫」,秉持這樣的信念,王德昌將農場定位為社區環境教育中心,有限度開放民眾以生態旅遊方式參與。
綠色和平資深行動統籌鍾峪,對於民間棲地經營上,「保育」和「旅遊」兩者之孰輕孰重深感好奇。王德昌認為,依目的、作法將有不同選擇;例如阿里磅設定以保育為主,故採生態旅遊,管制承載總量;此外,許多破壞其實是來自開發者,不當或過度的設施設計,對環境的影響不可謂不大,因此,更需加強資訊的公開與透明。大學生綠色營的成員賴家蓉亦從其所學出發,認為讓公眾適當的介入非常重要,以取得兩者的平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