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風飛砂 農改場建議種地被植物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防風飛砂 農改場建議種地被植物

2009年10月27日
摘錄自2009年10月27日自由時報台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東北季風持續,台東市風飛砂也不停歇,民眾生活飽受困擾,台東區農業改良場建議,卑南溪行水區應適當疏濬,高灘地則廣植海埔姜、滿天星等耐旱的開花地被植物,防風定沙又兼具美化環境的功能。

風飛砂問題越來越嚴重,今年更因莫拉克颱風造成卑南溪、知本溪、太麻里溪等河床裸露面積增加,風飛砂肆虐範圍更廣,縣府10多年來雖嘗試種馬鞍藤、稻草覆蓋法等,第八河川局也增設噴水槍,但仍無法改善。

台東農改場、八河局近日多次協商,希望找出可在河川高灘地種植的作物,增加綠覆蓋面積以定沙。台東農改場長黃徳昌指出,開藍紫色花的海埔姜在卑南溪河床上就找得到,且它的葉子有毛,可以攔住細沙;滿天星則是開白花,另外鴨舌簧、滿天星都是耐踐踏、耐風,繁殖容易又迅速,適合在乾旱、貧瘠之地種植。

黃德昌強調,配套方法包括在卑南溪北岸加強設防風林,且好好整治卑南溪行水區,適當疏濬後,讓溪水主流集中固定,兩旁的高灘地則種長年生地被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