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步道】社區深度探訪:縱谷客家聚落-後山客家風情 | 環境資訊中心

【千里步道】社區深度探訪:縱谷客家聚落-後山客家風情

2009年11月03日

【千里步道】社區深度探訪:縱谷客家聚落-後山客家風情

拜訪大和(擂茶的故鄉)、鳳林(再生能源之旅)

集合地點:花蓮光復糖廠(遊客服務中心)
集合時間:早上9:30
活動費用:兩天一夜1000元,請於報到現場繳交。工作隊志工與先鋒隊探查志工半價(500元)優待。
報名方式:線上報名,額滿為止。
人數:20人。
活動內容:課程資訊
主辦單位:千里步道籌畫中心
協辦單位:大和蔗工的厝發展協會、大和文史工作室、北林三村社區發展協會
聯絡人:黃詩芳、楊雨青,02-2923-6464*17、21

活動說明:
位於花蓮光復鄉的大富和大豐村,原來統稱「大和」,是花蓮溪的發源地,也是「擂茶的故鄉」。1946-1948年,克勤克儉的客家鄉親自廣東陸續移居此地,和當地的閩南人一樣進糖廠當蔗工(又稱會社工),幾十戶的彭姓與劉姓的客家人,閩南本地人喜歡稱呼他們為「唐山客」。近幾年社區推動「擂茶造村」運動,舉辦「吃擂茶看畫展」的活動,邀請花蓮地區知名的詩人、散文家、小說家等共襄盛舉,現已成為社區營造的主軸。

這次活動將由大和蔗工的厝發展協會的蔡岳維老師,帶領大家以騎單車及步行進入社區,感受舊時蔗工聚落的生活氛圍。學員還將自己動手擂茶「品嘗」客家人的生活智慧;並參訪上大和的鍾家潁川堂古厝。傍晚,社區居民將演出一場精彩的戲碼-「會社工的青春曲」,演出結束後,在地文史工作者赫恪老師還將為大家分享劇中人物幕後的生命故事。

位於花東縱谷的鳳林舊名「馬力勿」,為泰雅族語上坡的意思。這裡最早是泰雅族和阿美族勢力的緩衝地帶,清代未葉開始有漢人入墾,客家人也在清末曰初來到此地,到了日本時代初期便墾拓成獨立聚落,其中尤以長橋里為濫觴,直到今天仍是花東縱谷中最「純」的客家庄。主要聚落區客家人口數皆高達六七成左右,隨處皆可見客家族群生活的痕跡及影響。鳳林鎮也是後山地區菸樓最密集,保存最好的地方之ㄧ,見證了日治時期的產業發展變遷。

近年來鳳林鎮北林里結合東華大學師生研究,開始投入生質能源的培植與提煉,以傳統客家純樸節儉、資源再利用的文化精神結合最新的生質能源議題,並以此作為社區再造的基礎,企圖成為觀光參訪的重點,同時作為此客家聚落再次凝聚的動力,讓外移的人口有機會重新回到家鄉安身立命。此次參訪活動將以慢速步行進入社區體驗客家文化,深入認識生質能源的生產程序,並嘗試實際參與榻榻米製作的部份流程,相信是一次很不同的行腳體驗,看見北林客家庄的新亮點。

 

活動日期: 
2009-11-08(週日) to 2009-11-10(週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