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地球降溫 98國領袖聚哥本哈根 | 環境資訊中心

幫地球降溫 98國領袖聚哥本哈根

2009年12月04日
摘錄自2009年12月4日聯合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前言: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將於本月7日在哥本哈根揭幕,任一世界公民都無法置身事外。聯合報特為讀者解讀哥本哈根會議,完整理解攸關地球未來的世界大事。

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將於7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登場,原本不被寄予厚望的這場會議,在全球前兩大碳排放國中國、美國相繼表態參加後,重要性驟然升高,各國領袖參加人數也是歷來之最。

氣候專家及環保組織亦冀望,富國和窮國能於此次會議分別達成減排及補助的實質進展,並擘畫出2012年後、接續京都議定書的全球抗暖化方案。英國氣候經濟學家史登稱此次會議為「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重要的國際會議」。

美國為第二大碳排放國家,但對於減排始終不願積極配合,也一直自外於京都議定書,拒絕簽署。美國總統歐巴馬原本表示不參加哥本哈根會議,但美國政府上月表示,歐巴馬將於前往挪威領取諾貝爾和平獎前先到哥本哈根,雖是象徵性出席,也算為此次會議拉抬聲勢。

中國則由總理溫家寶代表出席會議,且於上月國務院會議中首度提出減碳目標,表示到2020年,每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比2005年減少40%到45%。

今年氣候會議將有98位各國領袖參加,但多數僅在會期最後2天、17至18日抵達哥本哈根,出席領袖會議。然而歐巴馬領獎後不會返回哥本哈根參加閉幕式,因此他9日抵達會場提出的首次美國減碳計畫,及17、18日領袖會議,將是這次氣候會議最值得注目的3天。

本次會議有三大主要議程,一是身為二氧化碳主要製造地的富國及新興國家,應訂出目標,減少化石燃料消耗量及溫室氣體製造量。

二是由開發中國家組成的77國集團(G77)堅持,富國應為地球暖化負責,金援開發中國家,雙方需討論援助金額、金援如何分配與管理。但G77拒絕受減排約束,表示持續取得足量的化石燃料,才能幫助它們脫離貧窮。

第三項議程是,在京都議定書於2012年終止前,研擬出新的全球規範。新的國際協定不僅須延續溫室氣體排放規範,且應納入上述兩項議程結果。

地主國丹麥以及聯合國表示,哥本哈根會議的當務之急是簽署一個完整條約以取代京都議定書,只需對主要政治條件達成共識即可,其他如技術問題、法律文字等細節,可留待未來半年到1年內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