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珊瑚 中美學者大作戰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搶救珊瑚 中美學者大作戰

2010年03月25日
摘錄自2010年3月25日聯合報屏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全球暖化,各地珊瑚均面臨白化或死亡浩劫,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進行「搶救珊瑚大作戰」的5名中美珊瑚學者,繼在墾丁後壁湖海域發現演化出適應溫差機制的珊瑚種,抗酸化實驗也有重大突破。

海生館研究員樊同雲是中美合作研究計畫成員,他說墾丁海域得天獨厚,深海冷水團形成湧升流降低水溫,使墾丁珊瑚覆蓋率超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平均值,白化率不到3%,引起美國學者重視。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贊助來台研究的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生物系教授Peter Edmunds說,全球暖化對珊瑚的殺傷力,一是海水升溫造成共生藻死亡,讓珊瑚白化、死亡,二是海水酸化影響珊瑚造骨能力,脆弱的骨骼使珊瑚生存更為不易。

他說,中美研究團隊在墾丁後壁湖海域調查的尖枝列孔珊瑚及細枝鹿角珊瑚,也廣泛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這兩種珊瑚在8至10度的劇烈變動溫度中,幼體在光合作用等生理反應表現佳,在抗海水酸化反應的表現亦佳,顯示已發展出一套因應不利環境的生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