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出沒的大和逃亡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人文

熊出沒的大和逃亡

日本見學系列之8

2010年04月25日
作者:munch

來到登別熊牧場,我知道這裡不是最佳看熊的地方,但是為了一睹北海道棕熊的樣貌,以及傳說中熊會招手乞食的行為,於是搭著纜車登上山頂。

看見動物,總是心喜,隔著咬不到人的欄柵,再如何野性凶猛,都成為可愛動物。

登別熊牧場中,目前有120多頭熊,平日放出二十多頭棕熊,依公母分成兩個園區,作為觀光動物。在高牆上的遊客,以購買的餅球,投擲給棕熊搶食,每頭熊為了競爭食物,竟然使出揮手、拍手、躺臥等等招式,博得遊客的注意。

很慚愧!我開心的笑了,因為太逗趣的姿態。但是我清楚這些不該是動物應有的動作,我的快樂,建立在牠們的痛苦上。

或者,精準的說,牠們根本不快樂,只是我們以快樂的心情,把牠們當成可愛的熊。

於是,開始好奇著,日本熊的遭遇。

查了資料,日本有亞洲黑(月)熊、北海道(蝦夷)棕熊二種熊科動物,目前總數量約在9000-12000頭左右,其中北海道棕熊只生存在北海道地區,數量約有3600頭左右。

在早期,日本熊的數量更加龐大,但是隨著土地開發,人熊之間的衝突加劇,本州地區黑熊大量減少,北海道地區也在1900年的大量移住開發,棕熊被迫遁入山野。到了1960年左右,日本曾經採取滅絕政策,在商業與安全的考量下,大肆獵殺日本熊,做成標本,取走膽肝、毛皮,熊族面臨滅絕。

登別熊牧場就在這個背景下出現,經營熊牧場的加森家族,原本在北海道登別溫泉區經營溫泉飯店,賺到不少錢,在熊族的滅絕政策下,想到開設熊牧場保護棕熊,一方面也招攬生意,讓溫泉區遊客有個觀看動物的地方,於是最早的八頭熊,部分是孤兒熊,部分是槍下搶救回來的野生熊。

隨著動物觀光的興盛,熊牧場不斷人工繁殖棕熊,最盛時期高達千頭,除了讓牠們成為表演動物,乞食、盪鞦韆等動作,來博取遊客歡心之外,還在動物保育觀念仍未興起時,存有熊隻買賣的行為,讓巨大棕熊成為陳列標本,或是熊肉、熊皮、熊膽的加工食品。

在日本,以人工飼養繁殖熊族,提供觀賞娛樂,不是只有登別熊牧場,全國不下十多家,但是以登別熊牧場數量最多,名氣最大。這些早期出現的熊牧場,都有相同保育問題,狹小的水泥收容空間,熊滿為患,多數關在後方牢籠,部分放到觀看區,表演乞食的動作。

日本在1918年訂有鳥獸保護法,重心在於狩獵的制度化,並不著眼於物種保育,直到1987年在國際組織上加入國際公約,日本才開始走向物種保育,1992年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保存法》訂定,算是日本動物保育的一大進步,國內不能再濫殺或買賣瀕危的野生動物。

2001年,熊牧場的飼養問題,遭到國際關注,英國與日本保育團體進入調查,並且拍攝製作影片,凸顯熊牧場的悲慘狀況,包括熊群數量過多,生存空間惡劣,醫料照顧不足,以及將過剩棕熊殺害製成產品出售種種問題。但是日本政府並沒有太大的反應,除了一貫抗拒外國人對日本國內事物的干涉,更重要是熊牧場創造的觀光利益,以及幫政府收容野熊解決問題,所以不敢採取強制措施。

後續,日本保育觀念提昇,在保育團體不斷抗議下,2006年主導動物觀光的世界動物園水族館協會介入調查,認定熊牧場飼育環境不良,要求進行改善。世界動物園水族館協會的判定,具有強制作用,在日本組織嚴明的社會,組織內部的要求,成員不敢不重視。

登別熊牧場終於有所回應,開始計畫在佐幌新得町一塊十九公傾林地,建造一個新牧場,疏散登別熊牧場過多的熊口。這個號稱維持自然園區的熊山牧場,移入二十多頭棕熊,採取自由放養的方式,但是生意人畢竟是生意人,不可能建造一個沒有商業算計的自然保育區,縱使宣稱提供一個近乎自然的野生環境,但是人類的觀看與干擾,還是讓熊族不得安寧。

更重要是,縱使這些存在日本各地的熊牧場,不斷被質疑,但是觀光至上的日本,一個動物牧場、動物原就可能是一個地區的觀光重心,背後又有勢力龐大的世界動物園水族館協會支撐,根本不可能輕易把忽視動物權的牧場關閉。

被拘禁的熊不快樂,那麼野生的熊,就快樂一些嗎?

「熊出沒」!算是很夯的名詞,它不僅成為商品,更成為一種流行語彙,紅到台灣來。

問題是,日本真的有野熊出沒!

人熊衝突,在日本不斷發生,經過長期的獵殺,熊族進入深山,一段時間算是各過各的生活,相遇次數也不是那麼多。

但是2000年後,熊族侵擾人類事件加劇,2006年甚至達到高峰,一年間有百餘起傷人事件。日本生態學界進行調查,以「豐兇現象」作為調查結論,指出深居山區的熊族因為食物取得不易,開始向人類社會逼近。但是更精確的說,不能說是熊族侵襲人類土地,而該說是人類逼迫熊族下山,因為研究發現,日本百年來林業政策,砍掉太多奧(深)山地區的林木,種植針葉林,又在里(鄰)山地區,開闢過多果園,一旦氣候變遷,深山內的太多針葉林,過少自然林,無法提供足夠食物,社區鄰山的果園就吸引熊族前來。在加上觀光遊憩的發展,更多觀光客、釣魚客往深山前進,於是人熊衝突不斷加深。

原本在保育的思潮下,以搖鈴、放砲驅趕、電網阻擋為主要方式,甚至進行捕捉再野放深山之中。許多熊族易於出現的地區,都展開居民教育,教導如何避險求安。但是,對於保護作物的農民,以及擔心安全的居民、遊客,許多地區的市町行政機關,認為驅趕毫無效用,電網花費太大,甚至捕捉再野放也浪費時間。於是就以「有害排除」為名義,由公務員與居民組成的獵友會,在地方政府同意授權下,開始獵殺出沒人間的熊族。

日本對與野熊,有些地區禁止獵殺,有些地區則是允許。在一份統計表中,2008年日本全國各地,捕殺的熊隻數量是1346頭,2009年到十一月也有1484頭,甚至在2006年捕殺數高達4000多頭,其中保育團體一再要求的捕捉再野放,比例只有獵殺數的一成多,他們擔心日本又走回「滅絕獵殺」的老路,終有一天野外的熊會滅絕。

甚至更諷刺的是,在知床等少數劃定的國立公園自然保護區外,一些農村的市町,又必須依賴熊牧場的保護,熊族必須賣笑來求生。這也是許多動物園與熊牧場,用來作為存在的最佳藉口,因為外面環境不好,又造成人間危害,面對獵殺行為,最好保育方是就是關進動物園、熊牧場。

熊出沒!成為一種諷刺,表達不是人類的野地驚嚇,而是熊族的大和逃亡。

看著熊牧場裡的巨大棕熊,開始覺得牠們很渺小,在人類的強勢中,活在園裡沒尊嚴,活在野地要逃亡,看熊的心情百般複雜。

這些熊牧場,台灣與中國觀光客很多,成為牧場重要經濟來源,很希望出團的旅行社,能夠安排前往自然野地觀察,如果一定要到熊牧場,至少說明日本熊的生存狀況,讓遊客反映要求改善熊族的生存與居住條件,而不是只說熊揮手有多可愛,遺忘牠們的苦難。

熊出沒的大和逃亡,道盡日本熊的悲傷,在這個人類當家的年代,其實對於物種的危害,該是改成「人出沒!小心。

※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