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河川,癥結不在河川,而在人心 | 環境資訊中心
國土復育

關懷河川,癥結不在河川,而在人心

2006年04月10日
作者: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

我們從小的童謠「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除了在當年是事實的描述之外,在現代而言是對於居家環境的憧憬,的確,山林與溪水原本就是人類最終的撫慰與最原始的鄉愁。可是,曾幾何時,門前的小河會泛濫,後面的山坡會傾頹、會有土石流?

美好的憧憬怎麼變成令人戰傑的家園?台灣地區因為面積小而高山林立,再加上降雨又集中,所以全島溪流密布,卻又十分短促陡峭,枯水期與洪泛期水量差異很大,是台灣自然環境很大的特徵。台灣重要河川共有的151條,其中主要河川19條,次要河川32條,普通河川lOO條,比較小的山澗小溪更是不計其數了!可是絕大部分河川溪流都有水質污染、淤砂、河岸發展過度……等等問題。

政府花了很多經費整治河川,卻很少用在河流源頭地區的水土保持及森林保育上,往往只是用很多的水泥建攔砂壩,蓋很高的堤坊,最後把所有的河川變成了排水溝!

二仁溪污染(攝影:齊柏林;照片授權自經建會)因此,災難似乎始終不曾遠離台灣,若是把媒體報導的日期與地點遮掉,檢討的內容似乎年年都大同小異。災難之所以一再發生,原因是政府與民眾都已成了共犯結構。比如說,在選舉選票壓力之下,民意高漲,公權力不張,往往犧牲了整個社會的公平正義,再加上河川治理的政府管理體系紊亂,部門與部門間,中央與地方間,不只無法整合,甚至矛盾百出。

問題都已經是老生常談了,重要的是拿出行動,只有地方上的民眾暸解,人的命運與自然的命運是分不闊的,河川的死亡就將會是人類的死亡,這種在地守護的力量若能從短暫的「污染受害意識」,提昇到長期和持續的「環境生態意識」,這才是台灣各地河川保護能否真正成功的關鍵。我們是否能夠尊重自然,不與山爭地、不與河爭地,該還給自然的,就還給自然?

關懷河川,癥結不在河川,而在人心。

台灣民眾對待河川溪流的態度,就是我們對待台灣的環境,對待自然的縮影。

看著嗚咽的河川,思索台灣的未來。我們要留給下一代的,是一條什麼樣的河流?

本文選錄自經建會出版之《悲歌美麗島》

※ 「國土監測通報系統」測試版起跑,歡迎各位守護這片土地的讀者們,一起來Watch our land!進入通報系統:http://land.e-info.org.tw/t1/issue?@template=item